雷家林诗《词牌》赏析

标签:
诗词雷家林情感文化佛学 |
分类: 诗歌 |

原词:
小重山上忆王孙,鹧鸪天看渡江云。暗香疏影满庭芳,渔家傲唱踏莎行。杏花天影一萼红,三姝媚在点绛唇。月下笛奏齐天月,湘春夜月风入松。兰陵王登高阳台,望湘人兮伴云来。法曲献仙音瑶华,八声甘州解连环。望海潮见阮郎归,双双燕子霜叶飞,大有六丑摸鱼儿,青门饮尽尉迟杯。
雷家林诗《词牌》赏析 创作年代:2010年5月28日
《雷家林诗〈词牌〉赏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世界里,词牌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独特的韵律之美与文化内涵。雷家林于2010年5月28日创作的《词牌》一诗,便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精妙演绎。
诗的开篇“小重山上忆王孙,鹧鸪天看渡江云”,作者巧妙地选取了“小重山”“忆王孙”“鹧鸪天”“渡江云”这些极具画面感的词牌名。“小重山”往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或为愁绪,或为幽思,“忆王孙”则带着对离人的思念,二者组合,仿佛勾勒出一位在重山之下,痴痴追忆远方之人的画面。“鹧鸪天”给人以轻快之感,“渡江云”又增添了一份壮阔与空灵,两者搭配,恰似一幅江上云涌、行人踏歌的动态画卷。诗人以这样的组合,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世界,展现出词牌名所蕴含的丰富意境。
“暗香疏影满庭芳,渔家傲唱踏莎行”中,“暗香疏影”本是形容梅花清幽淡雅之态,“满庭芳”则营造出一种繁花似锦、香气四溢的庭院氛围。这两个词牌放在一起,仿佛能看到庭院中梅花绽放,暗香浮动,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景象跃然纸上。“渔家傲”带着豪迈与洒脱,“踏莎行”则多了几分婉约与柔情,二者一刚一柔,相互映衬,就像渔翁在江上高歌,歌声中既有对生活的豪情,又有对自然的眷恋。
接下来的“杏花天影一萼红,三姝媚在点绛唇”,“杏花天影”描绘出杏花盛开时节,花影摇曳的美妙场景,“一萼红”则突出了花朵的娇艳与独特。“三姝媚”让人联想到三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点绛唇”则为这三位女子增添了一份娇羞与妩媚。诗人通过这样的组合,将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巧妙融合,使诗歌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月下笛奏齐天乐,湘春夜月风入松”,“月下笛”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月夜氛围,笛声在夜空中回荡,更添几分空灵。“齐天乐”则表达出一种宏大、壮阔的欢乐之情,二者结合,仿佛在寂静的夜空中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乐章。“湘春夜月”描绘出湖南春天夜晚的月色之美,“风入松”则让人感受到松林间微风拂过的惬意,两种意境相互交织,给人以美的享受。
“兰陵王登高阳台,望湘人兮伴云来”,“兰陵王”有着一种悲壮、豪迈的气质,“登高阳台”则给人一种登高望远、豪情万丈的感觉。“望湘人”带着对湘地之人的思念,“伴云来”又增添了一份空灵与梦幻。这两句诗将英雄的豪迈与游子的思念相结合,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
“法曲献仙音瑶华,八声甘州解连环”,“法曲献仙音”带有一种神秘、庄重的宗教氛围,“瑶华”则寓意着美好、珍贵。“八声甘州”气势磅礴,“解连环”则有着一种解开谜团、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组合,展现出词牌名所蕴含的不同风格和情感。
“望海潮见阮郎归,双双燕子霜叶飞”,“望海潮”描绘出大海的波澜壮阔,“阮郎归”则传达出一种游子归乡的喜悦之情。“双双燕子”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霜叶飞”又增添了一份秋意与凄凉。这几句诗将自然之景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大有六丑摸鱼儿,青门饮尽尉迟杯”,“大有”有丰收、富足之意,“六丑”则给人一种独特、奇异的感觉,“摸鱼儿”充满了生活的情趣。“青门饮”和“尉迟杯”都是饮酒之词,诗人用“饮尽”二字,将饮酒的豪爽与词牌名的韵味相结合,使诗歌的结尾充满了豪情。
雷家林的《词牌》一诗,以词牌名的巧妙组合为特色,展现了中国古典词牌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不同词牌名的排列组合,创造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表达了丰富多样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词牌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它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首充满古韵的诗,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