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鹭之叹:雷家林《鹭鸶》赏析

(2025-09-20 12:30:50)
标签:

佛学

雷家林

情感

诗词

文化

分类: 论诗词
孤鹭之叹:雷家林《鹭鸶》赏析

原诗:

鹭鸶佇寒洲,莲枯殘枝留。天心尚孤寂,顾影还自愁。仙侣在何处,四顾冷潭秋。翼重飞不起,愿借一苇舟。

雷家林诗《鹭鸶》赏析 创作年代:2010年5月19日

孤鹭之叹:雷家林《鹭鸶》赏析
在现代诗的浩渺星空中,雷家林于2010年5月19日创作的《鹭鸶》宛如一颗散发着幽微光芒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精巧的架构,勾勒出一幅孤寂而又引人深思的画面。
诗的开篇“鹭鸶佇寒洲,莲枯殘枝留”,宛如一幅清冷的水墨画,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寒洲之上,一只鹭鸶静静地伫立着,四周是枯萎的莲花残枝。“寒”字不仅描绘出环境的清冷,更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鹭鸶的伫立,仿佛是时间的凝固,它在这寒洲之上,见证着莲花的衰败,也承受着这份清冷与孤寂。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鹭鸶的“佇”衬托出环境的“寒”与“静”,为全诗奠定了孤寂、哀愁的基调。
“天心尚孤寂,顾影还自愁”,诗人的笔触从外在的自然景象深入到鹭鸶的内心世界。“天心”一词,增添了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感觉,仿佛鹭鸶的孤寂与整个宇宙的孤寂相连。它顾影自怜,独自忧愁,这不仅仅是对自身处境的哀愁,更是对生命孤独本质的一种深刻体悟。鹭鸶的顾影自愁,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尘世中孤独徘徊、无人理解的灵魂,它的忧愁在这清冷的天地间回荡,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仙侣在何处,四顾冷潭秋”,诗人进一步抒发了鹭鸶对知音、对美好伴侣的渴望。“仙侣”一词,赋予了这种渴望一种超凡脱俗的色彩。鹭鸶四处张望,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潭水和萧瑟的秋景。冷潭秋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鹭鸶的孤独感。它在寻找,却始终找不到那个能与它相伴的仙侣,这种寻觅的过程,就像是人类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灵魂伴侣的艰辛旅程,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最后两句“翼重飞不起,愿借一苇舟”,将鹭鸶的困境推向了高潮。鹭鸶的翅膀仿佛承载了太多的忧愁和孤独,变得沉重而无法飞翔。它渴望借助一苇舟,摆脱这孤寂的寒洲,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希望。“一苇舟”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解脱的方式,一种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然而,这种渴望能否实现,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诗人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精心雕琢,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鹭鸶的孤独、忧愁和渴望。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十分精妙,寒洲、莲枯残枝、天心、冷潭秋、一苇舟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雷家林的《鹭鸶》以一只孤独的鹭鸶为载体,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这首诗如同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与深沉,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