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其艺术生涯涵盖了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书法理论强调书法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书法家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抒发1。此外,雷家林也对诗歌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研究,他曾表示,诗词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古代中国并没有截然的分界,它们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诗意的生活5。
在讨论唐代诗意生活时,雷家林特别提到了李白的诗歌。他认为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感情表达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的诗句如“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直抒胸臆,体现了他诗歌创作时内心情绪的直接表达,这与雷家林书法理论中所倡导的真实情感传达有相通之处1。
雷家林曾表示,“我们这批人,可能是最后的诗人群体”。这句话可能反映了他对现代诗歌创作环境的感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雷家林可能认为,现代诗人群体正处在诗歌传统与现代生活交汇的关键时刻,他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诗歌艺术的重要使命。
雷家林作为一位艺术家,对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展现了诗歌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雷家林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以及他对现代诗人群体的看法,都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他的眼中,现代诗人群体可能是最后的诗人群体,这既是对过去诗歌辉煌的缅怀,也是对未来诗歌发展的期待。(智能文字)
雷语:进入智能写诗的时代,很多原始的诗人群体会感到迷茫,而我到现在是很少写诗了,我最近写的诗还是因浅浅的原因写了一些近似打油的现代诗,古体诗却很少写了,写诗需要灵感,通常是天合之作,非一人之力。智能写诗,人的灵感不再占主导地位,会影响到诗作的原始风情,成了一种心灵的洪水猛兽,与过去的诗言志有点距离了,这些机械的文字可能比原始文字还要出色,却不再是发自一个诗人内心的灵魂,而是一种文字的游戏,这很像我们吃的大路货食品而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如果这些华丽的文字不能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感觉,最终可能是消灭了真正的诗词,成为一堆没有真正人的灵魂的堆叠文字,浮在屏幕上,无法泛起人们心灵的微澜。
就像一个经济良好的人,吃的东西往往是追求一种过去曾经的味道,自然对于诗歌的阅读,真正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会选择非智能诗词作为自己的阅读对象。
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智能文字,而是返回原始,与古人心灵交流,获得真正的诗意与心灵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