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才能多福,这名句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中华十四亿人,多子自然多福,一个民族能够长期的占据东方,重要的就是有人,我们古代的画家画婴戏图,就是要表达多子多福的理念,历史上经常有战乱,这个关健时刻,总有人忧心的人口的减少,民族根基不存,所以通过增长人口来改变这种经过战乱后形成的不利局面,想我的先祖雷以动,给湖北刘氏族谱作序时,就提出保种的理念,因于进入民国后的战乱动荡不安的局面的一种思索。
想想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雄立在东方,经各种外侵而不败,就是有大量人口的存在,并且有一部分人口经受良好的教育,能够领引众多的人群,维持这种大家庭的格局,而另一个失败的例子是美洲印地安人,被西方人侵入而几近灭种,一方面是人口文明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人口不够众多,只有人口众,家庭民族才有后劲,孔子云:人在政在,人亡政息。所有的一切,只有人在才有意义,没有了人,就像没有了关键的首位数字,后面再多的零也没有意义。
今天的年轻人不婚不育,并不是经济落后的问题,因为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增,物质十分的丰富,现代文明程度不断地提高。而是年轻人在思想上出现不正常的想法,忘记门当户对的理念,在自身的条件不是特别好的情形下,却对于对方的要求出奇的高,这种情形如果只发生在一方,而没那么严重,若双方都有这种不切现实的想法,那么月下老人,红娘就要失业,两性和合就变得异常的困难。
在我们古代,两性和合只建立在对等的物质基础上的,我们经常提门当户对,就是重要的家庭组建原理,当然双方的感情才是维系关系的重点,至于物质,只是附加的,我们只有加重对于感情的培养,自然也就不再过分看重物质的重要性,两性和合的局面就变得畅通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