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与雷以动

标签:
雷以动松滋慈利进士雷家林 |
分类: 论文化 |
我在寻找做过民国县长的太爷的资料时,涉及到雷以动,因为慈利县,在民国,应该只有一个姓雷的县长了,还是从清国转正过来的旧官。周德富老师查找资料中提到雷以动逝于民国十九年七月(1930年),应当较逝于光绪末年的传说更为属实,或者至少不早于1924年,就是给宜都刘氏族谱写序标明的时间。但我从家人转述的年份是1951年,这时是49年过了,对于这位清朝的旧官,也就相对安全了。至于他的后代情况,还有其它,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时代,真真假假,也很正常,防止民国政权的军阀寻找麻烦,是可以理解的,或者退一步说,若不改朝换代,在家天下时代的官员,给皇帝做事,若触犯龙颜,满门抄斩的情况都有,所以会刻意隐瞞家庭的真实情况,假死,假葬,假坟,都可能有的,在民国初年之前的信息不发达,做这个也不容易穿帮,以保留自己的后代。只是我读到的一手资料少之又少,而湖北的一些老师文人在这方面比较上心,我会注意读他们有关雷以动的文字。
退一万步说,就算雷以动不是我的太爷,或许另有其人,他与我们同宗同祖,他又是清末民初的历史人物,与康南海,李鸿章皆有交往,诗文书法,尤其是对联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仍然是值得关注的人物,我们经历两场大的革命,虽然是一种潮流不可阻挡,但过后还得理智地回望,重新寻找我们国家民族的文明之魂,有很多东西其实是不应当丢掉的,我们寻找的只是文化文明的精华部分。
父亲带我只去过镇德桥镇中心祖居地一次,还指给我看了当年的房子,二战时躲敌机的沟壑,还有几个远亲,但经常去的是在镇上的刘家桥部分,因为祖父母坟在那里,我们一般年年会去祭祖,在刘家桥时,父亲首次回乡后去时,说:唉!梅家老屋呢,指舅爷家的房子,其实已经不在了,大意是祖母家也是大户人家,有一个像样子的祖屋。刘家桥有一个大樟树,树下有古泉,称“仙井泉”旁边曾经有一个称仙井庙或仙姑庙,目前的是重修的。
经历风浪的上一辈人,对于往事往往是三缄其口,很少说,过去的事过去了,新的生活还得过,所以总是乐观地活着。(文:雷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