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罗汉图,文化西来的产物

标签:
雷家林罗汉图文化西来佛学 |
分类: 论书画 |

罗汉图的成因与历史流变
佛罗汉像是文化西来的结果,这个西方是近西(尼泊尔)。中原西方称为西域地带是一个模糊的边界,西方的风气从这里到中原,而大西南是一个边缘的特殊地理区域,西风也先到这里再传入中原,这里南有古老的茶马道,通南亚,北有西藏新疆通中亚,大西南与青藏高原的这一特别的地带总是浸润着与中原不一样的风,所谓的中原,在某种意义上是个叫内地的地域,夏朝文化就是西来深入内地的,《尚书笺》记录:“夏,中国也,始自西夷,及于内地”,象现在中原边缘地带的人们说中原时不说中原而说内地,应当保存上古对于中原的通常叫法。在古埃及被不断证实与古中国有关的学术氛围的情形下,可以说尚书这一句简单的句子包涵异常丰富的信息,也就是中国原不在内地,而内地以外的地域,今天的中原在世界意义下变成小中国,这与原中国古埃及不断被侵入有关。显然这个说法与文题太远,还是转入正题。
佛在世讲法,离世后的法,归他的弟子罗汉们护法,罗汉其实也是成佛了的,通常他们是有光环围绕,一个透明的圆圈在顶上,古画罗汉就是这么一个特色,肯定不若今天的影视那么的光芒四射的感觉好,但在古代是可以了的。
佛住世亲自讲法,离世就归弟子们接着来,罗汉们成了护法者,画佛与罗汉成了宣扬佛法的方式之一,见佛像如见我佛如来,见罗汉佛如见我佛弟子,法之流传永远不绝,纵使在末法时代亦是如此。
如此罗汉像在画史上是占有一席位置的。
通常是我佛西来,有人说佛出在印度,有人说佛出在尼泊尔,皆在西边,番样的高鼻深目,为佛与其弟子之像之特色,达摩祖师亦是如此,非中土人之像貌。
所以画罗汉多西洋风,基本上番人之形,成为约定俗成的格式。
有时画师会画单个罗汉,有时会画一组罗汉,比如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
画罗汉,第一个画的是创者,若伏羲之画八卦
画史者如侦者以留下的迹察古今之变
最早画罗汉图的是难考,纵是史上留下记录也不一定现实,或许比他画得早没记录的多的去了,所以可能成迷,史上记录的北齐曹仲达善画梵像(见《图画考》),这些梵像中是否有罗汉像就无法肯定。
《宣和画谱》记载梁张僧繇罗汉图一幅(十六罗汉中的一幅),这是明确记录画罗汉图。
唐玄奘译《法住记》后兴起画十六罗汉图,卢楞枷,王维都画过十六罗汉,显然是画罗汉画组画的兴起。
此后画罗汉者代有人来,其中唐五季贯休所绘的罗汉图为人称道,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录:僧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婺州兰溪人,---能画,间为本教像,唯罗汉最著,其画像多作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
显然禅月大师所画罗汉非同一般,他自己说是从梦中得来的造型,关键是“古野”的风格。
杭州圣因寺罗汉图刻本保存其原初古野的罗汉绘像风格,日本宫内厅收藏十六罗汉后类似其造型。
《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唐五季时蜀地画师画罗汉者多,上面提到的贯休, 卢楞枷外,还有赵公佑,辛澄,陈若愚等等,前面说过了大西南包括蜀地的特别地域的地位,事实上到唐五季时,中原战乱再起,蜀地成了安全与保存并继续中原文化的地带,大量的五季画师出现在这个与江南李氏相抗衡的地域是十分自然不过的。
当然还有一些居中原的西番人画佛像,“多画于布上,作奇形诡状,上用油油之。”
从文字意面上理解,这些人有点象后来的郎世宁,或者这是早期出现在中原的油画现实,当然也可以理解用矿物质颜色绘后上一层清油,这个也是不太肯定的,但至少有类似尉迟乙僧一样的西域画师活跃在中原,画佛与罗汉像为能事。带有西洋风格(以上史料见《图绘宝鉴》)
佛画与罗汉画,西风的明显不仅仅是貌番人像,更是用西画之风格,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绘画的西风浓郁程度还是不如佛法雕塑那样的明显,我有一文《西方元素在中国佛像艺术中的影响较深》说明这点。
到了宋代罗汉图越画越精致象南宋刘松年《十六罗汉图》存世三幅,分别是《猿猴献果》、《藩王进宝》、《处士问道》,非常明显的宋朝风格,背景丰富,造型也十分酷。
南宋画罗汉者除刘松年外,还有金大受:金大受所画十六罗汉计十六幅,分藏三个处所,除了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了十幅之外,其余分别由二个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此后是元代明清皆代有画罗汉高手,象明的仇英,丁云鹏,陈洪绶,清的丁观鹏兄弟皆是绘罗汉高手。
黄楷夫兄收收藏一幅《红衣罗汉图》明显是唐朝的写像风格,这幅罗汉图入过明晋府也就是朱三太子家,从这点推断不会迟于明代,属于宋元的摹品,那种敦煌的绿与大红的着色,与细致的金边勾线,反映画师的心思缜密,严谨,所绘罗汉似乎不再象五季的那么古野,而是有点中原化的倾向,圆脸而胖,五官端正,上有光圈,似唐阎(立本)家风格,元代赵子昂亦作过《红衣罗汉图》用的唐风,番样而有点古野,但与贯休的比来是风尚上是差了一个时代。
与佛法一样,佛画是文化西来与内地本土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吸取新血而成就自己,旺盛自己文化艺术生命的所在,所谓铁打的地域流水的文明,在中原内地,有一种特别的现实,在他的自身的基本盘加上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不管这个是战争情形下的强势的还是自己主动的接受,皆构成一个地域文明的恒常性。
以下为杭州圣因寺罗汉图,贯休画


















原创文字作者系网络艺评家,诗人,书画家)
主要文章:《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等,作品有《雷家林彩墨人体作品》
后援单位:北京黄楷夫工作室 黄海威、 王黎莺
广州梁慧强公共建筑美学工作室.马勇、梁慧强
新文艺群体《出湖入湘》画册: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李创
《常德日报》王
艺术家、画家:刘建威、岳建洪
(欢迎更多资助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