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坦的孤寂世界

标签:
俄罗斯画家风景画艺术高于生活列维坦犹太人 |
分类: 油画 |

列维坦的孤寂世界
对于犹太血统的画家列维坦来说,他乡是故乡的心理意味不仅明显,而且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一个豪杰的情绪同样强烈,因为他平生就画一幅名为《索科尔尼克的秋日》是有人物的作品,而且是温馨的姑娘,此后的作品中,人物不见了,俄罗斯的云林作派,所有的人就是他一个,在画外,又在画中无处不在,他的灵魂,就在他画的景致的深入,或者如同他所绘的《深渊》,他的心就沉寂在艺术之水的深处。他所绘大自然尽管的美丽,尤其是明净的秋天,莫斯科的郊外,伏尔加河畔,还有其它地方,但是他的感伤,他的忧愁,却是无处不有,画非画,只是有情的媒介,若我们不深入其中的堂奥,只会在读画时理解表层的外在的美,而忽略了深层心灵的乡愁。
我们那一班艺校的学子是学习苏式绘画长大的,因为是学舞台美术,风景画是我们的主课,无论是水粉画,还是布景绘制课程,列维坦们的作品一直是我们的学习范本,
临摹的主要对象,而且当时,是唯一一个外国的窗口,我的师兄黄楷夫后来游历俄罗斯观看那些名作时,在微信上用了“我们那个时候的教育背景。”作为说明,确实,我们过去的一边倒艺术政策延续在我们的四年艺术的教育中,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法国美国的作品,从印刷品中,但班上的课程教学仍然是沿用过去五十年代的风范,在俄式的艺术薰陶中,我们同样会把视角对准乡村,对准田园,对准森林,在大自然中描绘美好的景致,那时的我们,思无邪,并不知列维坦短命,外族的遭遇,他的心灵的伤感,只觉得他的画多么的美妙,色彩,韵律,空间布置的高明,我们的绘布景中,常常画他的林木,小桥,河畔,
俄罗斯巡回画派,与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文学一样,是无法复制的高峰,这个象我们唐朝的人物画与宋朝的花鸟画山水画,到了一个高山,我们自己无法复制,所以我们的开心,不是复制这个美好无法再得的梦,而是乐意持久的欣赏它,从而获得无上的欣然。
闲话打住,回到列维坦,因为遭遇不佳,所以他的心灵世界出现某种封闭,他的世界,就只有他一个的世界,画面无人,只有他的存在,他画着,他存在,所有的灵魂流动,已经注入色彩与线条的构造中,天光云影,暮色黄昏,教堂钟声,白桦林里,可以想象,画者的心灵创伤其实是依靠大自然的美妙来慰疗。
中国的艺术家用水墨来慰安自己失落的心灵,西方的艺术家用的是油彩,画种不同,心理并无差别,杰出的原因不仅仅是技巧,还有郁勃峥嵘之气,画者不仅仅是画自然,亦是画心灵的气魄,所以列维坦的不幸带给他艺术的幸运。
诗人可以用语言来创作,亦可以用画笔来创作,有声的画,无声的诗,其实不必太多的分别,画面的取舍,色调的运用,一切服从于情境的表达,他的画有十分写实的作品,比如《深渊》的小桥流水与林木晚霞,细谨而明晰,桥的质感非常强烈,成了引入观者视线的焦点,但他的大部分的作品是介于写意与写实之间,印象派的风气同样引入在列维坦的作品中,笔触的张扬不少于他的某些作品,如此能够引导观者观看时不是看画者画的何物,而是感受全面的整体的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