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秦兵,在接受您的检阅!

标签:
文化秦兵马俑中国雕塑扫六合世界大同 |
分类: 论书画 |

秦兵马俑—地下军阵,千年检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朝统一中原的历史,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之,但那些朦胧的文字意象,并不够清晰,在秦俑未出土之先,人们往往是从汉俑与画像砖一些打猎的场景中,寻找秦皇时代千年武士的依稀梦影,这不成千上万的兵士从陵墓中冒出,让世人领略秦朝的刚健雄风,龙虎霸气。
十二金人何在,地上的秦王朝的一切,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还好,地下的金人,成千上万,曾经扫六合的武士,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造型,完好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今人看着昔日的武士,心生的感慨各种各样,来自秦地,来自中原,来自中原边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平民与首脑,面对这一神迹,只有折服还是折服。
也许我们都会象秦皇一样,化为寒灰,但这些永恒的士兵,却继续为后世的人们欣赏。估计徐市和当年带走的三千童子也在东海某个岛屿化为寒灰,而不是长生不老,当然他与童子们的后人还在东海某个岛屿地域,或者迁得更远的地方,他们便是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
武力的征服从来就不长久,自以为是的征伐加上大征民力修长城与宫殿陵墓,加速王朝的灭亡,焦土的破国无复旧时的颜色,只有这些地下的艺术品,在诉说当年的霸气与辉煌。无声的战士们整齐而穆然,千人千面,丰富的表情增添中国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封土时的这些武士们,其实是颜色鲜明的,只是岁月的风霜,淡然了其中的浓郁。
相较于三星堆的金人怪异夸张和造型,秦俑的现实性与真实性得到张扬,不仅有整齐如一的队列,还有各姿态的单兵与战马,动作体现了当然秦军的训练有素,十分帅气有型,将帅的神情亦是丰富而有个性,是秦俑中的传神人物作品。
人们站在高处检阅这支地下神军,他们是用来卫护秦皇的灵魂与尸身的,一些国家的元首被获准更为亲临武士的身边,不过真正亲近这些武士者,是艺术考古者的一群,他们与武士们有肢体的亲昵,他们是医生,修复这些战士在土里待久了的伤残,重新立在千年军阵的队形中,接受今世人间的检阅。
在孙子兵法中,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全、和平而取得天下,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就得不轻易地制造战事,保卫和平为第一要务。英雄往迹总会成空,艺术品的持久影响力却为空虚中的充实,一个永恒的实有,它的延续往往在后世的不断复制与修正中,形骸在时后人不断的借鉴,永远有它的生命力所在。
肉身千年万年化为寒灰,艺术品之身如金刚不坏之身,延续古壮士的风采与精神,光芒四射在四周,泽及万世与天下各处,这就是上善若水,这就是柔胜刚弱胜强,这就是道,这就是德,建立宏伟的文化与精神大厦,相较以武力夺取天下,胜利得多。
孔子是百世之师,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中原,亦超出曾经的战国时代:和而不同,世界大同,这就是当今世界的最强音,亦是人类走向永生而不走向新的劫数的唯一途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