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以前有相声把复旦念成孵蛋,逗你玩!看到中国名牌大学百年纪念片涉嫌抄袭,再次想到那个相声,成了一种预言式的说法,看看上图的图像,若是美国人,不是因为右边的图像飞行员身上有国旗标志,恐怕连两图中的妹妹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无法分得清晰。
创造需要想像,复制或复印却只需要把已有的改动一下便可,在网络传媒时代,信息量太大,人们无法全览,但若有曾经游览者,自然会知道你的作品是创造还是因袭,也就是信息时代,人们无法轻易地取巧,从制造到创造的过渡,一个民族其实需要有一个痛苦的适应与过度过程,出现复旦大学纪念片的问题,也许,是否促进国民从制造向创造或者智造的转变,来一个思想的激变。
大学是孵蛋的场所,只不过这个蛋,是把一个尚且没能成为玉的石头打造成玉,让其成器,把蛋孵成小鸡,然后让其成凤,这就是大学原本的意义。但实际上是第一个办大学的绝对不是大学生,而且世上诸多的杰出者,其实是在社会的大学中成功,原本意义上的大学却可能成为复制与复印的工场,这样就变得有点可怕了。
也许一个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甚至进入中学前就是个性独立,进入带有复制复印或克隆的学校,也许其英才可能反而被消磨掉,这只能是办大学的失败,今天的学者怀念民国的办学风范,并非没有道理,倒不是有历史倒退的想法,而是自由独立的大学办学品质应当的回归,使得大学真正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场所,而不是相反。
老温(家宝)说大学只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而非大师的地方(大意),确实有道理,象我们绘画界的齐白石,一个湖南乡巴佬,被徐悲鸿聘请到国立北平艺专教学生画画,当时从其它老师到学生的反感由此可见一斑,大师只有有层次的人方可识得,徐悲鸿就是相马者,齐白石就是千里马,凡人,包括一些老师与学生,并不识得庐山真面,所以对非大学生出身的画家老齐教大学生大为不满是十分自然的。实际上老齐那浓重湘潭口音,如何教得国语的学生,老齐自己没有信心,老徐干脆让他在课堂上什么都不说,就画画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够了。
这就是民国风情,今天是共和国,但愚以为历史何曾隔断,从来是连轴的,人为或自己意识的隔断这种曾经优秀的办学风格,对于欲在智造或创造的时代出英才来说,是不合时宜了,或者应当是改革的时候了。
复印学院,克隆学院,体制的过分严酷,并无益于中国复兴的前景,弄不好可能成为阻碍,所以今天的复旦大学百年庆的纪念片事件,能够在国民的思维上,有所解放,有所反省,除旧而更新,以顺应未来的新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