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比海战更为重要
(2014-08-30 18:31:15)
标签:
军事
雷家林
左宗棠
西北经营
收复故土
|
分类:
军事论文
|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6月4日报道称,如果印度与中国大打出手,那真正的战争将在海上展开。意思是印度洋是中国油路的必经之道。对于美国的离间之说,本博从不采信,愚以为,印度未必敢阻中国的油路,就算敢,中国未必只在海上与印度交锋,以中国西北地理的态势,加上拥有阿克塞钦的要地,完全可以陆上进攻获得海路的阻碍被缓解,故陆空之战对中国的意义大过海战,至少我的思维延续了左宗棠的海陆并重的疆防思想,因为尽管中国海岸线长,陆防线同样长,这样的国家地理态势决定两者并重方是完美的国防思维。“远交近防”,这是从古训中来的治世用兵心得,当然古人原意是“远交近攻”,因为我们爱好和平,期望天下太平,所以把“攻”字换成“防”字,更显中国的和平发展精神。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与邻国的关系处于稳定状态,包括越南,最近因派特使访华,在表面上看算得上暂时的缓解,至少近期内利于国家的发展,更多的处理内部的事务。没有近忧,但须远虑,思考一下未来可能的变化与应对方式,也就是一旦被阻断海上通道的解救方式,其实我们古代的“围魏救赵”方式亦能用于海路救急,无能那个国家敢破坏海上国际通道,其陆土将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与征伐之内,所以,在重视海军建设的同时,陆军的建设从来就不能忽视的。越南占据我南海诸岛,其实我之解救法就是干脆占据其陆地与港口,这样其所占之岛实际入中华之手中,这当然要根据形势来,在国家文宣方面,要让国际国内知明朝前期越南并不是独立之国,而是分离之国,中华有收复回归的权力,至少能在心理态势上,获得对自己方面的优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够处惊不变,沉着应对。
北方的动荡的不确定性(指乌俄之争与美国北约的介入),西部恐怖主义,只能加深国家防御应当在重视南海的同时,严防西北的不安,恐怕还有收复故土的使命在其中。如果俄国被西方击败,那么多原属于中原的土地应当收于中华之手,这需要军力作支撑,或者能获得机会,获得渔翁之利,也就是说强大的陆空军重点在西北的经略,而且胜算相对于海上来说应该大得多。
今天的人应当更多地回顾西北边疆的历史,熟悉地理,固守现有的同时,寻找可能的机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