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雷家林
雷家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259
  • 关注人气:1,1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逃暑篇

(2014-07-22 07:35:53)
标签:

庐山

美庐

《庐山图》

张大千

逃暑

分类: 论书画

逃暑篇逃暑篇

     夏日炎炎,何处是清凉,记忆中的“逃暑”一词,是读古人的书法作品而来,一帖是米芾的《逃暑帖》,中有“逃暑”一词而为帖定名(此古帖常用定名之法),另一帖是祝允明的《闲居秋日》,开篇就是:“逃暑因能暂闭关,未须多把古贤攀。”“逃暑”一词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避暑之意,今天的空调能让人逃暑,但在古时,却是十分的无奈,所以往往逃往山中是常有的事,象我们熟悉的庐山就是避暑之胜地,庐山不仅是避暑之山,亦是文化人文名山,古代的近代的风云际会,无不与庐山相关,庐山之名,顾名思义,与房子有关,其实许多的人物,会结庐在此山中,我们熟悉的陶潜先生就写过:“结庐在人境”的名子,山势高者气温清凉,是平常人懂得的,不必钻牛角尖,而山不仅能逃暑,还能避俗,逃离尘世,所以会有道家佛家的师傅或弟子隐居山中,得山水之清气,极天地之大观。当然两者皆不是的文人画家,亦会选择一座山为自己的清凉之地,象龚贤就是隐在南京的清凉山。

 

    庐山在近代的影响不亚于古代,不过我这里只谈谈艺术相关的,有一位不是画家的画家在这里留下自己早期的油画作品,这个人就是蒋宋美女士,居所是“美庐”,是众多庐山房子的一座,她在庐山画的油画据说有三幅,其中有一幅雪景,而且没有签名,这是她的高明之处,也是三幅作品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因为大陆经历文革,许多的文化遗迹因这场风浪荡然无存,所有能保存下来的都是万幸,包括这三幅油画。

 

    庐山是画师的终极寄托,尽管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为画山之尊,但说到归宿,则数庐山,明之沈周就有著名的《庐山高图》,因为收藏在台北故宫,渡海画家张大千心中有结,在他晚年的总结作品中,就是以《庐山图》作为自己总结性的或者是归宿性的作品,这时的他,离开故土许多年,庐山对于张大千只是记忆中的映象,梦中萦绕的影子,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这幅作品更多的不是现实的再现,不是十分的写实,实际上中国画本来就是写意的,隔岸江山其实是十分的远离,一个浅浅之海,你在太空看栗米时仿佛如此,实际上又是隔之千里,云烟意象十分的不清晰,也许能借助照片资料,但总无亲临时的感觉来得真实,记忆中的故国之山,用情真挚时,在梦中回想时,更能得此名山的深秀之骨,得此名山历史的过往之灵魂,得中原文化之真谛,苏轼说得很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远离时,看得清楚,离之隔海时,看得更清楚,这个看不是再是用眼看,而是是用心看,用灵魂观,用意念体会,近似佛家的神秘之眼--法眼。

 

    现代社会在空调的家中或公共场所避暑仍然不如隐之名山那般地有趣味,隐之名山能与自然相亲昵,吐纳呼吸,与云烟共往来,与花鸟同命运,回归本来的生态世界,而且能唤起更多诗意的生活与联想,创造艺术时更能获得神灵的帮助,灵感的发源之处就在万山之中。

逃暑篇逃暑篇逃暑篇                                 宋美龄庐山绘三幅油画


逃暑篇                                 张大千《庐山图》局部


附文章:《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79f6e30101gxsy.html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琴魔也许是个传奇,六指书魔是实有其人,那就是明吴门才子祝允明先生,老天多给他造一根手指是有深意的,得在人间用五色笔头灿出心花来,祝允明六体具备,尤其长于大草与小楷,世人评其小楷或草书何者第一没有定论,其《书述》中开篇云:张王钟索、后人则而象之。等于是说余书大草第一,行书第二。   

        祝允明《箜篌引》卷尾自题神追千五百年,便是张芝草圣及以下的晋人们,他的此帖某种意义上可看成“魔草”,与张芝狂草,张旭癫草,怀素醉草、润之神草并美草书之林,其中消息是融合晋唐,渗入自已的逸气,有刚劲之道又不泛婀娜的韵致,由于学百家之长而含金量高,象唐人如颜清臣的笔意都明显地包含其中。

        明著名的吴门才子中祝枝山是唯一诗文外专注于书法的大家,从书中学习诗文,从诗文中探索书法,两者融合得好,早年楷书、行书、章草根底深厚,为晚年进入魔圣的大草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贬其书者是有之,说其怪异,其实正是书法超凡脱圣的境界,如同傅山的“四宁”,步子正了,便可狂奔,出意外之果。

        祝京兆虽师黄庭坚诸宋人,并不止步在宋人的意态中,而是借此窥视晋唐之神,得书法之精髓,尤其喜书古诗文以获远古贤之神味气质,融入其书中,但然更多书作诗文,文气连贯合一,有浓郁的文人色彩,仅从书法一门,由于专注的关系,超越文沈而为明代书法之首,甚至有人说是超越前代,也就是与历代草圣抗行。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六指书魔祝允明--神追一千五百年的魔草书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