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2014-06-16 10:59:28)
标签:

宋代绘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风俗图

开封

分类: 论文化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读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愚曾作一首打油诗云:

 

  梦回宋朝景象幻,熙熙攘攘雨挥汗。走上虹桥极目望,大好江山锦绣乡。樱蕉争鲜映波澜,翠微染染弥山岗。画舫游艇水中央。酒旗摇摇上一家,一醉方休万虑忘。赵佶与我擦身过,十里花街乐舞坊。瘦金体布满广告,芙蓉锦鸡图一张。口喝买片西瓜尝,方知当时天不寒。河南为啥称着豫,曾经主人是大象。

 

    四月清明的东京看起来有点炎热,无任城区与郊外,均是风情万种,看起来象是一个赶集的日子,对于现代人看来连排的,低沉的木式结构屋舍布满的街道,仿佛在其它的现代中国的乡村城镇与一些海外的邦域还能见到,这就是当年的宋京,熙熙攘攘的都市,不见一个管理者,当然那时京城人口也不多,不过五十万左右,一切无为而治,看似纷然又是十分的井然有序。七十二行,各色人物,士农工商,在图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当然图中并没以皇宫为主体,至少以保存下的部分看来,是以草根人民为主要表现对象,与日本江户城市文化的情景相近。金蒙外族侵入之前的中原风情,仿佛一夜间消逝,却又象移植中华边城与海外一般。

 

    如此复杂的社会生活场景,在考验画师的功力与耐力,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尽管细微,都费尽画师的心血。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有一段精彩的文字描写当年的北宋京都风情: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皷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敎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繍戸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皷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文字仍然让现代的人们印象依稀,只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人们获得真实的图象,有直观的效果。因为那是具象的虹桥风物,街景迷楼等景观。


    还是用自己的另一首拙诗结束全文:

    昔日繁华过眼烟,画工留影夕阳前。虹桥丽影映汴水,纷纷宋民红尘间。酒旗招展人淡酒,艇摇舸荡意流连。熙熙攘攘眼昏花,万千人物俱能辨。千年映象真如幻,神工妙造绝世卷。散点游目瞰浮世,画工似是世外仙。云间怜意绘真景,曾经春梦后世传。几经劫数今犹存,世博压轴画为先。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清明上河图--梦里水乡故都,熙熙攘攘,万种风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