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2014-06-04 09:26:29)
标签:

诗意唐宋

文化官员

词章取士

古画中的唐朝

唐画与宋画

分类: 论文化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写《从古代绘画图像中看诗意的唐朝》一文时,有读者对“官员是诗意的主体”观点提出疑问,其实只要了解唐朝开科取士的内容便会认同此观点,隋朝的科举制在唐朝的发展到完全以诗赋取士,与明清八股取士相左,反映唐朝取士的倾向呈自由洒落的作派。在秦王李世民时代,为了赢得政权(从兄弟手中)开始设置文学馆,有著名的“十八学士”谋士集团,相当于现在的智囊集团。贞观之后,此规模不断扩大,设立国子监,各地英才可来此学习,作为官的准备。古代的公务员,完全是通过严格和考试制度的,不象现代有的官员以出身或关系混进的,唐朝的天子对于文化人的看重,是有口碑的,就武则天为例,一个反她的骆宾王写了《讨武氏檄文》,武氏不但不怒,反而赞其文如何如何地好。唐朝有时取士十分的随意,一首诗就能换得一个官当当,最明显的例子是李群玉先生,“群玉才名冠李唐,投诗换得校书郎。”你有时不用写《过秦论》,不用写《出师表》,当然不象现在要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为此有人拼命的抄袭,在唐朝就一首诗足矣。唐朝人作过多少诗,无法统计,因为有的诗,并没有流传下来,清代集录的全唐诗,只能算九牛一毛,还有许多遗失了,更不用提一些民间的诗歌,如竹枝词之类,有些诗人放到地方,如刘禹锡,会采民间的诗词化入自己的作品中,唐朝民间的蒹苍苍,白露为霜,或者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之类歌诗,不知淹没了多少,总之没人采集而失传。毫无问,诗歌的吟唱风气在唐朝是平常而自然的事,是唐朝人生活的一部分,天子选做得好的人来做官,其实并不在于你的策文如何,因为制度一旦制定,百姓有规可依,无为而治,天下太平其实是天下不要自己折腾自己,定力好点,把整个社会当作秦人村,过自己应该的生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事时,那么多精力干嘛,作诗罢了,胸中有物,抒发之,快乐与欢欣,就在吟唱中。

 

    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在诗歌成就方面能够与唐朝相比,唐诗后面是宋词了,前面是汉文章,再后面是元杂剧了,或者杂剧里的散曲子,到明清是小说了,唐之后历代做诗的人仍然不少,只是气魄无法与唐相抗衡了。说唐诗的官员说的其实是说文化人,因为他们是文才与治才合一,闲放到地方时,他们会在诗文艺方面增强成就,在中央帮天子时,文才暂时冻结一下,济天下的才干就发挥一下,可以说唐时的官员是进退自如的。想想后世的“江南天子半才人”的句子,偏安江南的历代政治因为天子多文才少治才而被人诟病,其实李基隆先生何尝不是江北秦地的才人,就因为他,太宗的江山走向衰落,许多人会怪他无能,好色,被杨妹子迷惑了,其实说实话,英雄只是顺势而为,到了日中,那是盛极必衰了,再有本事的人亦无法回春的。由此想到今天的美国,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在文中选了一些宋画,其实唐时的绘画真迹留下不多,宋代与唐朝相去不远,文化传承密切,所以有些唐朝的映象,从宋画中可以得到仿佛,宋代的难堪是有唐时的镜子,唐的衰落是边区的军政府,也就是藩镇割据,所以宋太宗杯酒释兵权后,中央权力是保住了,四面的张力却又弱化了,加上南宋似乎延续较长时间,却是看起在不够雄壮了。也许这些聪明的天子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率领官员们为艺事,迎接不祥的命运到来。确实,唐宋后期的百姓是如何的难堪,但人生不过百年,随他去吧,反正对于后人或中华之外的人来说,一批留下的艺术遗产是弥足珍贵的。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为何说唐朝官员是诗意的主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