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辉《蛤蟆仙人图》欣赏

(2014-05-01 12:57:34)
标签:

文化

颜辉

《蛤蟆仙人图》

刘海戏蟾

室町时代绘画

分类: 论书画

颜辉《蛤蟆仙人图》欣赏
    颜辉《蛤蟆仙人图》欣赏。宋元之际的颜辉,江西庐陵人,善画鬼神猿猴,承宋画院的流风,所图人物景致精致烘晕,使画面衬托出阴暗凹凸,富立体感,有“笔法奇绝,八面生意”之称。颜辉作品流入东瀛,对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影响大,图中绘刘海戏蟾的故事。绢本 纵191.3厘米 橫79.8厘米 日本知恩寺藏。

    颜辉的作品承宋院体画的余波,刻画工致细到,用墨浓郁而层层渲染,十分的饱满丰富,图中的竹子现实主义的作派,上有云雾弥漫而不见竹梢,虚实相生,使画面的上方如雾色苍茫的感觉,刘海手持之桃叶桃实看似宋院体之花卉画,精细入微,千年白玉金蟾背面纹路清晰生动,肢体刻画入微,表情天真稚气,如小童一般的可爱。刘海被金蟾抓住而略显痛感,人物表情诡异,显禅家道风。此图虽承院体技法而皇家贵气之俗尘不染,有仙风道气的弥漫。此风入东瀛而带给日本室町时代一时的风气。当然还有《寒山拾得图》同样的风范影响日本一代的画人。个中的意味有时难以言说,诡异的笑,诡异的神情,自然影响了日本民族的一个性格,到了现代,象岸田刘生的作品,仍然是余波不息。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时,往往不是其全部的部分,而是与其相联系的部分,比如诗歌里,相对于白居易,还有寒山、拾得,李白、杜甫的影响要弱些,这是水土不同的关系,言如白话对于另一个语言系是容易的融入其中,还有那些禅味的句子,是一种选择性的学习与影响。

    一个民族最先是一张白纸,如果有最先的文化养分浸入,那么就构成这一民族的本原的文化基因,因为东方的文化影响二千年,当他们脱亚入欧时,难以真正地融入西方社会,恐怕最终还得回到本来的面目中,一切西化都是表层的现象。

    文化最终是否走向大同,目前无法预见,但“和而不同”应该是未来的真实,中国与日本,与朝鲜,与越南,恐怕还有中原的东南西北诸地同样是和而不同,有自己的,方是世界的,国际的。如果一切迷失,没有了个性与特色,一切会淹没在平庸之中,一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便能杰出于众艺之林。

 

附:刘海戏金蟾的传说:

    1.刘海戏蟾是民间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刘海(刘海故里为陕西西安户县阿姑泉欢乐谷)少年时上山打柴,看见路旁一只三足蟾蜍受伤,便赶快上前为之包扎伤口,蟾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与刘海成婚生子,妻子能口吐金钱和元宝。

2.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