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2014-04-25 09:39:56)
标签:

文化

唐伯虎

秋香

明四家

春宫画

分类: 论书画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明吴门四家之一的唐寅名气最大,得益于一段风流韵事:我画兰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稠。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绕轻楼。这首藏头诗还真能成其与秋香相好的铁证。艳闻增加了一个画人的知名度,另一个丑闻考试弊案也让他“名声狼藉”,无任古代与当今,人人知有唐伯虎,一风流才子。上为《王蜀宫妓图》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唐寅坎坷的一生,使他郁郁不得志,故有更多的精力致力艺事,诗文书画均为一流,其山水远师李唐、范宽,近师沈周、周臣。师古人外,其曾用九个月游历江山,行万里路,师造化。其山水融南北宗之长,把雄强与俊朗同组其画中。他结一庐多植桃,自称桃花庵主,有陶潜隐逸意味,故其山水少尘俗多仙气。

        唐寅师沈周,沈周师刘珏,刘珏师倪瓒,中国的画人师一家等于师百家,转转多师,就看其悟性,探到其中消息,美国的高居翰先生在一本书中对中国一些画人及作品的来龙去脉分析翔实,可见中国的画学博大精深,大部分人只探得点皮毛,有时不如洋人,包括东洋人,比如内藤虎。值得国人深思。

       唐寅虽师沈周,书法则不倾向黄庭坚,而是赵吴兴,从中窥视二王消息,取流美俊逸一路,又不失其雄强,与其画一样融会多种元素。《落花诗册》是其著名作品,其实其诗的精华亦在其中,为诗、书双璧,只活了54岁的唐解元寿不如另三位吴中才子永,亦不富,不平之气皆寓于诗中。《落花诗册》是唐寅的长歌当哭,内含深刻,承屈原香草美人诗意传统。(详见下方附文)

 

        以上为微博论唐寅的一段文字,从现在的文字开始正文:在明四家中,短命的唐寅遭遇赢得后世的同情,一些风流韵事附体在唐寅身上,让更多的民众知道这位吴中的才子画家,尽管当今的艺人会裸奔而美名日:行为艺术。其实明朝的唐伯虎先生为逃祸已经裸奔过了一回。放浪形骸,诗酒生涯,醉入温柔乡里,画春宫图册,一系列常人难做的,被他演绎了一回,实际上在现时纷纷纭纭的时代,艳情的映象往往带给一个人的知名度,有的是臭名远扬,比如重庆的那些臭事。但对于一生不得志的唐寅来说,生前的失衡在死后获得平衡,虽然风流韵事并不是一定雅,但在民众看来唐伯虎的臭名,是其臭如兰的“臭”:芬芳、芬芳、还是芬芳。香港笑星周星驰的演绎唐伯虎的故事更是推高唐寅的名气,不说外国,得有几个亿的人民知道吧,要知道古时人,一个时代多是几千万人,到四九年也就四个亿吧,而沈周、文征明、仇英大多在专家的圈子里熟悉,不为普通民众认知,看来老天是公平的,身在世上让其吃苦头,死后扬其名是正常的。

 

附文:唐寅《落花诗》的痛感人生与哲理意义

 

    明代的文人的失意者,其痛楚胜过元代的文人,是因为元代的文人失意为普遍现象,外族入主中原,汉人多不受重视,所谓重视者,也只是装点门面而已,如赵子昂等人。而有明一代,文人多可进入主流社会,这是汉人政权重入中原的常态现象。但也有例外的,唐寅就是一例。因为一场考试风波,使其仕途受阻,故诗画成其慰藉,同时放浪形骸,不重礼法,风流浪漫,在情色上多有角逐,以致后人反复写其风流韵事,其知名度远沈周、文徵明等人之上。“桃花庵”作为其斋名,其用意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而来,似乎是自造一个秦人村,避世而居,尽管这个“秦人村”建在知有汉的人世社会,他一样自醉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天地之中,花开花落,先是痛楚起伏,愁绪千般,到后来又是平常惯了:“花开花落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只道是平常,惜花还惜自己,佳人在空谷,佳人桃花时而幻出美人,时而幻出高士,都是美人迟暮的感慨,与屈原的精神连脉,屈原是费尽辞章写愁,唐寅是和诗三十愁千万,如尽之江河,落花瞬间辗着泥,春风千般之恶,也无可奈何,人生境遇如同这般,青春转眼变衰朽,岁月风霜,空度一生,能不痛哉,古诗人的理想沉思,死生之大,全寓于此游戏般的诗文唱和之中。

    文徵明作过三年京官,尝到“兼济天下”的滋味,知凌烟阁之险恶,主动回到他的“停云馆”(其斋名源于陶公诗句子,足见其与唐寅等臭味相投),而唐寅作为士人兼济天下的理想遥遥无期,内心的苦楚是他人难以体会的:“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一人之愁,千千万万,在其脑海中涌现,历史上的幻相,洛水之神,西子,昭君,绿珠,张丽华等美人的际遇不幸与落花的现相相映照,进而是仕人亦如美人,才华与青春逝如流水,不得找回,其诗的意象如电影之蒙太奇,不断地变幻,加深诗意的思索的历史沉痛感和画面的壮阔感或者诗境空间的广阔感,“江流曲似九回肠。”那种抽象的思绪愁感,就在东流的逝水之中,反复回旋。诗境中有自己与情人连臂看花时,也有与仕人把臂赏花时交织在诗的意象中,难以清晰,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本来诗的言简而意赅,双关喻意是常有的事,全在读者的理解与想象,不同的画面不断地跳荡在虚空的诗境里,反反复复,惜花伤逝,从花想到美人,进而想到仕人,然后想到自己,同一命运同一哭,千万落红能幻化为泪点“花并泪丝飞点点”一点红的烛光亦是一点泪而不尽:“烧灯坐飞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那分明是李白的“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的化入,诗人的诗思丰富多姿,而非轻率的游戏之作,郁抑太久,发而为诗章,一次雅集成为诗人渲泻的机会,写他那胸中之磊块,抒尽胸中的郁勃不平气,那种恸哭的深度,是境遇好的沈周、文徵明所不能到的。五十四岁的浓缩人生,便是诗文书画未能达到老境,却有情感的真挚与深度:“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想想李白亦云“我昔飞骨时,惨见当途坟。”诗人看到自己到了冥界,也不过是一个诗才而已,人生空幻“色即是空空是色,欲从调御忏贪嗔”“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春光弃我意如遗”,那只好“五更飞梦环巫峡”,醉在温柔乡里,有朝一日逝去前,亦不必自费辞章作陇岗仟表之类,所谓“九畹招魂费楚词”,有谁知我愁千万啊。唐寅的《落花诗》说到骨子里,那是自己人生的绝唱,唱给那桃花杏花,唱给西子昭君绿珠,唱给古往今来(包括我们未来的)失意之人,更是唱给自己,人生空幻,还把莲歌唱,落了就落了,飘零了就飘零了,随风而去,化为尘土,飞向太空。。。成为一个无名的星。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79f6e301016th8.html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关于唐伯虎--风流艳情传奇对为艺者知名度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