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2013-11-21 10:02:49)
标签:

书法

文化

郑板桥

六分半书

扬州八怪

分类: 论书画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长于兰竹的郑板桥在书法的造诣上是诸体融合,姿态多变,技术的含量是呈现多元,中有丰富的内含底蕴,这同其画兰竹的题材单调正好相反,正因为画材不广,可以专心致力于兰竹,另一方面显示郑氏非专门画者而为纯粹文人圣手,书画同源的艺术实践在其作品中获得积极的印证。画材的纯粹,脑海充斥的兰竹意象,不仅是其思绪上的清气四溢,亦使如兰如竹的意象移植在其所谓“六分半”的书法中,文字的约束使其在艺术的实践上有某种限制,高明的作者则在限制中发挥自己的天赋,让单纯呈现丰富,让抽象呈现绚烂的形象,让笔画生动活泼,带给观者艺术的感染力。郑氏书法如其绘画,是心之力的展示与流露,呵神骂鬼,当然得不拘常法,不是众星列汉,便是乱石铺街,一会儿一笔似兰叶云卷,一会儿笔如剑竹出锋,一会儿似楷体方方正正,一会儿如草体卷曲倾斜,字体的运行随心起舞,个性的独特造就艺术风格的不常,奇奇怪怪,先是人出奇笔才怪之,纯粹的文人画引申出纯粹的文人书法,以怪之姿呈现在观者面前,却在艺术的气象上异常的纯粹。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读郑板桥“六分半书”--如兰如竹,如怨如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