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宋画(书法部分)

(2013-03-14 09:32:55)
标签:

崇文弱武的代价

逝去的王朝永恒的文明

宋画

中原文化

宋代书法

分类: 论书画
读宋画(书法部分)
    致广大,尽精微的宋画总有一批高明的书法迹象相随,古代的世界宁静的心境总是因人口少土地广大而小我孤然,清寂的心灵总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画者画也无任具象或抽象,工细地画时总是深入一个禅的境界,无为虚空的境界,画面与字迹空间流露的是无尽的心灵宇空,赵佶的画如其字青松劲挺姿的清瘦而有骨感。
 
    唐风的丰腴逼宋意尚清瘦,竹子的风尚在宋画中或者在字迹笔画中情趣充满,瘦金体总会联想到竹子的节和叶,没有铜与钢的硬却有一种柔的坚韧,如同一个王朝没有霸气而有一种内在的渗透力,上善若水的力量,皇家与文人的魏晋风尚行于庙堂,一群人在构建一个极高明的文化形成,流风布于中原之外而让人向往。
    黄庭坚不善于画,书法却是处处有节,有风,有韵,笔笔如竹,米芾是刷刷如竹叶累累于纸的空宇,赵佶不仅是长如画竹更是字如竹无任形与韵,风姿与节尚,苏轼爱文同画竹而画理大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书与画,在宋朝那群人看来,只是探幽微,穷义理的媒介而已,中国画如哲学,陈子庄是这么说的。
 
    宋朝风韵无任书与画,技艺的追求从来不可轻视,奏刀者无间的境界是由技而道,技不完善道的探寻不可得也,故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的用功是宋人的常态。宋画的登峰造极正是技与道的结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艺术无法超越,宋画亦然,你只能寻找新路,只能赞叹,这可是牺牲一个王朝代价的。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读宋画(书法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宋画(二)
后一篇:读丰子恺漫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