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象的启示

(2012-10-18 10:18:19)
标签:

书法

怀素

自叙帖

原创

分类: 论书画
  大自然的境象总是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怀素钟情天空中的云象对他的点拨,他说:“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尝思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拆壁之路,一一自然。”(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对于白云,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陶弘景是道士,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里唯一关爱个体生命价值的哲学,崇尚自由,回归本真。在画家眼中山之深往往用烟云出之,云总是一种隐逸的代名词,而它本身又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家,若不论凡间的艺人的话,广阔的天空就是它展示才艺的空间宇宙,一切象征性的境象在它的变灭不定的表演中出现,过后又消逝,如飞鸿掠影,雪中印迹。道在自然,云象的伟大之处正是这种无序的状态,自由浪漫的流动,形的展示和作为烟幕的作用而起隐逸的思绪同时影响怀素等凡间的艺人。从怀素的早期作品中还看到受古法,师晋人的风范,到了他的《自叙帖》,便是进入自由的艺术境界,“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这两句诗句中揭示的正是自由的状态和烟云变灭的境象。云象在天空中的流动变幻从来就是新奇无定则,总会幻化无数的形象,或飞鸟,或走兽,或奇峰,或杰阁,--而艺术品的杰出之处正是在于不清晰而让观者沉入梦想之中,“古瘦漓骊半无墨”正是这种境界的显示,把云引于艺术品的深山,有云烟变灭之感,让观者沉醉有梦境中,有所联想,得在象外。确实他的《自叙帖》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半无墨处胜过有墨处,所谓“无声胜有声”是也。这也处僧者远离人世的境地,与寂静的佛门理想相合拍,天人合一的境界铸成他这幅完美艺术品的形成,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何如白云烟消云散,不着痕迹,一任天然,读他的《自叙帖》,不仅是骤雨旋风声满堂,不仅仅渗和芭蕉味,还浸润着“岭上白云”,让人远思。云象的启示

云象的启示

云象的启示

云象的启示

云象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稿之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