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邱学华
邱学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
  • 关注人气: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课堂教学观

(2011-06-18 12:29:32)
标签:

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

尝试教学法

教育

分类: 我的教育观

我的课堂教学观

              邱学华

http://s14/middle/657937ffx76fee5d0edcd&690

1951年开始当小学教师起,到现在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55年。在小学教书时我最喜欢数学,因发明小学口算表,使我在县里小有名气,也使我更加热爱小学数学教学。

1956年,我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深造,就决定主攻小学数学教学法,把图书馆里有关小学数学的图书读遍了,并开始为教育杂志写文章。毕业以后留校当助教,如愿以偿教小学数学教学法。

研究教学法科学必须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此,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亲自上课,直到现在我已70多岁了,还给小学生上课。在教学第一线跌打滚爬,才有亲身的体验,才有理论的升华,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思考,逐步形成我的课堂教学观。

我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尝试教学思想,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具体操作的要求和方法可归纳成“三字十二条”。

“三字”:趣、实、活

1、“趣”——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他们的自主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参与也就变成一句空话。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上课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上课上得有趣,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2、“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

加强“双基”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综观建国后50多年数学教育发展史,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提高。为什么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究其原因加强“双基”是宝贵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把加强“双基”同发展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光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以致造成“华而不实”。

3、“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

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肯定是死气沉沉,活不起来的。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多动手,多动口,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就活起来了。

“趣、实、活”这三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其中“趣”是手段,“实”是目的,“活”是提高。所以,“趣”是手段,不是目的,“实”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有趣是为了实在,不能舍本求末,数学课就是要实实在在学习数学。停留在“实”还不行,还必须提高到活跃学生的思维,把打好基础同追求创新集合起来,所谓要“务实求新”,夯实基础,才能创新。“趣、实、活”三方面是互相促进的,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上课做到“趣、实、活”,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必须把愉快教育同严格训练相结合,把加强“双基”同发展思维相结合。要处理好各种关心,掌握分寸,控制火候。

十二条建议

“趣、实、活”是课堂教学高水平的目标,达到这“三字”境界,必须要做到以下十二条建议。

第一条: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从教育心理学方面看,儿童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第二条: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

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从课本中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还有什么问题?”

第三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我的信条是:“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使学生喜欢学数学;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要千方百计地去表扬学生。”

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游戏、竞赛、抢答、猜谜等,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尝试,主动参与。教师的幽默、机智、亲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

充分发挥数学本身内在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我国的数学大师苏步青曾说过:“要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我认为必须掌握两条:一条是配合小学数学课本,适当地有目的地添上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使少年学起数学津津有味;一条是根据少年思考灵活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介绍少量动脑筋的资料,为将来独立思考打基础。”

第四条: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

“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让学生先尝试,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尝试出各种结果,这就为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五条: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过去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不能说,不能笑,不能动,这个不准,那个不行,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学生如何主动参与?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讲台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总之,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这样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自主不等于放纵,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堂课不能教师带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六条: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

一堂课可以有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自学课本后,教师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也可让学生提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有些问题,可留到课后指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包括上网)解决。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他们就不再举手提问了。一堂课如果只有教师问学生,没有学生问教师,不是一堂好课。真所谓:教学、教学、教学生学;学问、学问、引学生问。

第七条: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组织学生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讨论中,各自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把自我置身于班级集体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交往能力。

“学生讨论不起来,启而不发”,这是开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大胆发表意见的习惯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起初多采用同桌两人议论的办法;以后可采用全班讨论,听别人发表意见,再互相复述一遍;然后再试着分组讨论,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24人为宜。

要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第八条: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现在上课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讲话太多,嘴巴像决了口的黄河关不住。整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要唠叨,一会儿说要注意什么,一会儿说不要做错,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练习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这是目前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真所谓:教师不在言多,言多必失。

针对这个弊病,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留30分钟时间让学生活动。教师讲话太多,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使学生厌烦。学生课堂纪律涣散的时候,正是教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只有从教师讲话那里省下时间,才能多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当教师必须懂得一条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所以,一堂课学生要在练习中学,教师要在练中讲。真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手过一遍

第九条: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订正

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也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过重负担,必须增加课内练习,并做到四个当堂: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如果课内把大部分的作业都完成了,课外的作业就少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对课堂练习的要求,概括成一段顺口溜: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

学生的作业做到当堂完成,当堂订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措施。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环境安静,精力集中,当堂消化吸收,当堂消除错误的痕迹,做到既收效快,又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学生在课外做作业,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造成学生敷衍了事,相互抄袭的假作业,既加重学生课外负担,又收不到教学效果。

第十条: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按直觉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发展的。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概念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

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为学生提供模型,使其产生丰富的感性知识,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学生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

电教手段和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将广泛应用,同时,电子计算器也将引入课堂。但是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度”,教学手段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要喧宾夺主。

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空,营造丰富多彩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它不能代替教科书,不能代替学生的练习,不能代替教师必要的讲解。现代化最高,也不能忘了,学生是学生自己把知识内化的过程,任何人,任何东西是不能代替的。

第十一条: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过去,一般的课堂教学有三大弊病:“内容太多,起步太快,要求太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

有些课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花样很多,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事实上是“刀光剑影一闪而过,倾盆大雨一泻而光”,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留下多少东西。我的观点是“内容要少一点,学得要好一点”,真所谓: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大运动量、快节奏”的做法并不适合儿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还是应该强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办法。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贪多不消化。起步不要太快,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遵照课程标准要求,不能随意拔高。

教师上课还必须把握教学节奏,要有紧有松,有高有低,张弛适当。现在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先松后紧,虎头蛇尾”。上课一开始,教师觉得有的是时间,就把节奏放慢,松松垮垮,后来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开快车。一般课的后半部分是学生练习,是一堂课的重要部分,却匆匆忙忙,一带而过。我主张:紧在前面,给后面留有余地。

第十二条: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始终会带来一个问题:“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怎么办?”过去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使学困生跟不上,经常挨批评,造成大批的失败者。

学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分层教学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等,其中主要是练习分层。优秀生多做一点,难度适当高一些;学困生少做一点,难度适当低一些。这样,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做到“培优辅困”,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好。

分层教学不同于“分班教学”、“分组教学”。分班教学是按学生的成绩分成好班,差班。分组教学是在一个班级里按学生成绩分成ABC几组。分班教学和分组教学把学困生列入另册,打入冷宫,是不可取的。

分层教学是承认学生有个别差异,而在教学上采用的灵活调控措施。哪些学生是在哪个层次上,这是模糊的,流动的,不公开的。例如练习分层的具体做法:课堂作业题布置6道作为基本题,全班同学必须完成,另外再布置3道机动题(可称作超产题)让学生争取完成。至于哪些同学做6道题,哪些同学做9道题,没有规定,让学生各自争取。对学困生来说,能做6道题已基本完成任务,也不失面子,如再争取做一、二道超产题他就更高兴了。

    以上十二道建议是相互联系的,互相配合的,形成一个新的课堂教学系统。这十二条建议不是高不可攀的,都是可以操作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这十二条建议就是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这“三字十二条”是我五十多年来对课堂教学的切身体会,其中吸取了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这“三字十二条”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达到这“三字十二条”是课堂教学的很高境界,但是只要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