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最后一天,把胡雪岩传记这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愣愣的摩挲了书的扉页上,胡雪岩的画像,有些出神。
13岁当学徒,27岁获赠阜康钱庄,57岁步入人生顶峰,62岁郁郁而终,可惜吗?不!精彩!
大人物方有的大精彩。
很多人感慨,这么大一份家业,到最后,就因为一个小污点,一个小过失,一无所有,太可惜,可惜!确实可惜,但可惜的不是这份家业,可惜的是胡雪岩不在当今中国,可惜的是胡雪岩所具有的那份侠商情怀,不在当今中国。
家业,无非是自己享用和留给子孙,可无论哪一条,殊途同归,逃不过一个败字。
留给子孙败?原因无非是衣食无忧、好吃懒做,最终纨绔而败,后人骂的,也是胡雪岩这个做父亲的教子无方,才纵子胡为,该败,败的好!这种败,老百姓是要拍手称快的败。
自己败?原因就太多太多,不过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在败的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可以拍拍胸膛说:“看!老子挣的起,也败的起!你们谁有本事挣过这么大一份家业,谁又有本事败过这么大一份家业?”纵然,说过这一番话后,看着家徒四壁,会有一番落寞,可英雄的落寞,也是一道风景。
胡雪岩这本书,留给人太多的启发,以我目前的阅历,能看懂部分,不能看懂的部分,将来再慢慢看懂。
成功的理由有千万条,可失败的理由,只要有任意一条,就足够置人于死地。
谈谈失败。
一、人生履历上,不要有任何的污点,一点点也不要。一辈子平平淡淡,没谁查你履历,可一旦成为大人物,任何污点,都是别人攻击你的死穴。
二、不要让事物失去你原有的用途。胡雪岩十多房姨太太,几乎都与他在各处的经营用途有关,所以,她们都并不在一个屋檐下,而是分布在杭州上海等地,可胡雪岩的母亲一声令下,将她们都接回了胡府,不仅断了她们本身的用途,还导致后院不和,家和万事方兴啊。
三、出了任何事情都要及时补救。一旦到了事情不可收拾的境地,就一切都晚了。
失败归失败,这是胡雪岩的阴面,而阳面,则是给后人以太多的思考,好事,好事。
http://s4/middle/6575efb5xa6986ee512f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