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虽然口号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可无数的练习册、无数的考卷、无数的背诵,走的,依旧是应试教育的老路。
从昨天到今天,和帅叔也谈了谈我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过程,回忆到美好的东西,总有那么些说不完的话,那些珍藏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从小到大,并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我,在初三的时候,自告奋勇,当了新开课程-化学的课代表,姓金,老师年纪不大,刚从师范毕业不久,一些理念,一些方法,让我们犹如在污浊的空气里呆久了,一下走到茂密森林里一般的舒畅,虽然才是14,5岁的学生,但老师在课下,不再是老师,而是大朋友,和我们一起打乒乓,打输了,照样趴地上做俯卧撑,而他的化学办公室,也成了我们免费的实验室,只要想去,那些个瓶瓶罐罐,可以让你玩个够,就是这样的环境,让我对化学,养成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影响到我以后的求学生涯。
初三到高一,是整个包括大学四年在内的,最快乐的时候,虽然升入了市重点高中,但成绩不佳,到的是平行班(也就是最低层次班级),老师队伍,也是除了语文老师,全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可那时候,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怎么个快乐法?上历史课,不喜欢听,你可以做物理作业,只要理由充分,老师非但不批评你,还会大肆表扬你;对做火箭感兴趣?好!老师专门给开辟了一个课外实验小组,还提供一切能提供的实验原料,教室的后阳台,成了我的实验基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置疑,或者你对某篇课文,有自己的看法,想告诉同学,完全可以,老师可以让你成为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课文;对现有的语文教育,语文老师也有不满,于是,把几个对新式教育感兴趣的同学,都叫上,每天晚上,到办公室,可以和语文老师探讨尼采的激情哲学、探讨自古小人做皇帝、探讨古文观止,一切的一切,都是语文书上没有的知识;就在我们班,就在我们班的后黑板上,平时的时候,完全空白,供同学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或者涂鸦,而期末考试过后,除了在后黑板上,表扬名列前茅的同学,还会表扬上排名虽靠后,但仍然进步巨大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在老师的关注之下,而名次的排名,更是闻所未闻,由于班主任是个球迷,于是,每个同学,根据排名,有了自己的足球称号,比如,第一名是男同学,就是足球先生,若是女同学,则是足球小姐,第二名是足球宝贝...........以次类推,不管你排在什么地方,都有你的大名。
时间匆匆,现在早已不是当年的火药渣子满手的中学生,而是大学都即将毕业的实习生,不过那段经历,影响不只那时,而是今后,永远永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