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实习小结(6)
(2010-08-13 01:42:31)
凌晨了,刚值夜班回来,这几天状态不错,虽然陈老师依旧笑骂着我病程上的字写的难看,但没有再让我重写病程了,好事,自我表扬一下。
这段时间收获挺大,除了每日和那些上感、腹泻、肺炎等疾病打交道,还顺道和小华裔练了口语,晓得了几个简单的英语问诊短句,人的潜力,是被逼出来的,我信!明天小华裔出院,该say
good bye了。
说临床上的事吧,对于病历病程这一块来说,基本达到了陈老师的要求,不过就是还有一些细节,待完善,比如办完出院病历或写完病程后,该把卷褶的病历资料抚平、字句用语要精确(比如:“患儿无肌紧张”,这句话后面该添加两个字“发作”)、总结过的化验报告应该往后放等一些细节;另外就是在下医嘱的时候,我现在知道一些常见儿科疾病的用药情况,可对液体输入计算量、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的掌握,还不太熟悉,下医嘱翻药物手册翻的个头疼,也算的个头大,要不是下医嘱给下的水多了,要不是就是下的水少了,不过慢慢来吧,现在挨骂受鄙视也主要是下医嘱还不太熟练这上面的事了。
说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天收获最大的,也是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东西,小总结一下:
⒈胃复安止吐,可能导致药源性肌张不全。(为什么呢?下来翻书)
⒉查体位置,儿科站位比较随意,但成人查体应站于患者右侧,切记!(为什么呢?)
⒊对于反复出现抽搐的患儿,最有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是⑴患儿呼吸心跳骤停⑵脑细胞二次受损。
⒋对于年龄在50天以内的婴儿,克、巴、布氏征检查意义不大,因为正常患儿身体也会自然蜷缩。
⒌今天空闲的时候,针对我临床输液补液医嘱的问题,陈老师详细讲了讲,主要是那几个时间段:1小时内,6到8小时内(再分为2到3及4到5小时),24小时内。每段的张力数是不同的,而且根据患儿是否脱水及脱水状况,也应调整每个时间段的输液张数,标准输液是3~5ml/kg.h,对于没有脱水的患儿,满足生理需要量,即24小时内那个时间段的张数即可,并根据药品需要输入的时间数,调整配比液体量,总原则:补液精,余地大。
剩下的就是这两天,一个有点令我们疑惑的,反复抽搐的小婴儿,频繁抽搐入院的,入院前几日开始有低热,使用安定及钙后,患儿仍抽搐,低钙惊厥有如此顽固么?患儿太小,脑电图暂时做不了,就算做出来,癫痫发作时和脑炎的脑电图相差无几,患儿太小,脑脊液也查不了,头颅CT未见异常,对于这种情况,目前主要考虑癫痫和脑炎,但又各有各的不支持点,患儿抽搐后神志正常,而脑炎患儿抽搐后是难以清醒的,说是癫痫吧,又不太像,患儿抽搐前有发热啊,而且患儿抽搐时,掐之能哭闹啊,若是癫痫,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已经让家属把患儿转上级医院,今天又听陈老师说了个诊断-婴儿痉挛症?暂时摸不清楚情况,等下去翻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