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杯具了一把,开化疗会之前,把所有出院办好,本以为回来就可以坐办公室吹空调歇歇了,结果一回来,陈老师就神色严肃的告诉我,9份出院病历全返工,不是因为写的不好,是儿科和神内的出院记录格式不同,我晕!
不说这种小儿科事情了,着重说一下我的13床,是一个溺水后意识障碍10天的患儿,患儿神志呈嗜睡状,可有一定情感表达,如流泪,可闭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5cm,对光反射灵敏,光反射及声反射消失,颈阻阳性,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偶有痰鸣音,R35次/分,心音较有力,86次/分,律齐,腹软不胀,剑下肋下未及肝脾肿大,四肢均无自主活动,右上肢肌张力高,双下肢肌张力偏低,左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这个病人该检查的检查项目都做了,均提示为大脑皮层的损害,即高级中枢受损。故诊断就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⒈缺氧缺血性脑病⒉吸入性肺炎(恢复期)⒊缺氧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有提示)。
这个患儿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从这个病人身上,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⒈患儿虽可进食,但吞咽较缓,且长期卧床,故应监测电解质及血浆蛋白水平是否低下?⒉对于重症病人,脑、心、肺的情况,应随时监测;⒊这种类型的患儿的治疗,主要面对的是:⑴如何帮助恢复脑功能?⑵如何克服感染关?⑶营养关该如何度过?⒋细节上的问题:病程用语应规范,今天病程被重写的原因,很大程度缘于此,我最初写的“患儿可睁眼”,但陈老师让我重写成“患儿可闭眼”,因为睁眼的患儿,也可出现睁眼浅昏迷。
今天中午,还跟着蔡主任到帅叔的肿瘤科里面会了趟诊,是一个伯基特淋巴瘤脑转移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目前淋巴瘤治疗方面已无太大改动,主要是针对结脑的治疗,查完体,问完诊,听蔡主任和感染科陈主任的会诊意见,由我整理成文,如下:
病史尽悉
查体:患者呈嗜睡状,呼之能应,压眶试验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5cm,对光反射迟钝,颈阻阳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呼吸20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85次/分,双侧克、布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
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伯基特淋巴瘤
处理意见: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及异烟肼,并告知家属患者相关情况。
以前都是邀请别人会诊,或者是看别人写会诊意见,这次还是第一次自己操作,有点激动,结核性脑膜炎世界上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所以主要收获还是在这个格式的熟悉方面。
提出问题:
⒈伯基特淋巴瘤是个什么东西?(下来翻书)
⒉为何目前一部分得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出现血象奇高的现象?(上网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