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流产”的调研课题(一)

(2010-06-03 22:09:34)
标签:

杂谈

      这个是大二时候我牵头搞的一个调研课题,后来主办方以我们是低年级,不具备科研能力;才经历地震,辅导教授不能随队考察为理由,把我们刷出了全国前二十强,本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今天清理电脑的时候发现的,就发上来,做做纪念吧.(由于涉及隐私,指导老师以及我的个人资料,就不发送了)

      

 

 

2008

 

调研中国

——《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

项目申请表

 

报名号:

dy20080351

 

 

 


 

所属院校         成都 医 学 院       

指导教师                      

团队负责人  刘婧                                           

团队成员     李晓娇 安俊俊 范习刚 苗彬 刘顺利 单宝印     

填写日期  2008  4    20  

选题背景(不少于500字)

⒈问题的提出

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也是WHO提出要进行重点防治的传染病。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对血吸虫病进行大规模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地区的血吸虫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由于血吸虫可以寄生在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并通过其传播给人类,因此直到现在我国仍然没有消灭血吸虫病,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疫情的回升。2006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血吸虫病等疾病实行免费救治,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对血吸虫病防治的高度重视。

三峡库区上游的四川省和云南省存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上游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阳性钉螺可随漂浮物漂流至三峡库区,在库区内滋生,致使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扩大。下游洲滩出露时间延长、面积增大,给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繁衍机会,客观上增加了血吸虫病蔓延的风险。[1]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放牧等活动,经常接触疫水而可能受到感染例如:埃及阿斯旺水坝建设后,下游库区成为血吸虫病高发地区的教训,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近年来一些地区疫情回升,主要是传染源控制措施不力,没能有效管好人畜粪便,造成传染源扩散;不少地方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群众的血防意识和血防知识不足,从而疏于防范;有关专项治理规划未能集中到重疫区,防疫措施跟不上。[2]此外,由于防治传染病的工作重点转移,导致血防机构和队伍能力薄弱,专业防治技术骨干缺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防工作的全面开展。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三峡库区部分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