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了黑河

(2012-01-10 09:50:41)
标签:

黑龙江

黑河

朱成山

散文诗

杂谈

分类: 我的诗歌

 

     了昨天的黑河,

      如同打开了祖国一页沉重的历史。

      耳畔仿佛听得见,

      江东六十四屯父老的呐喊;

      眼前好像再现了,

     《瑷珲条约》屈辱的签约场面。

      虽然并不总想回忆苦难的往事,

      民族伤疤会在岁月中隐隐疼痛;

      虽然不忍卒读割地历史渐行渐远,

      祖国遭难的过去没有理由去忘记。

      纪念馆门前叮当响的千余口警钟,

      昭告人们莫忘国耻更加珍惜当下;

      用百倍千倍万倍的发奋努力创造,

      开创二十一世纪和平繁荣的未来。

    

 

     了今天的黑河,

      好像走进了一片神奇的土地。

      黑龙江水浇灌的农田依然肥沃,

      黑土地长出的大豆占全国十分之一;

      1479万亩天然草原保有度良好,

      生态黑河鲜花盛开流淌着甜蜜。

      旧城改造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小城不大却是处处风景如画;

      礼让斑马线等文明举止已经养成,

      16小时40分钟保洁使得市容整洁。

      国境口岸每年迎来百万人次出入,

      中俄合作的远东大窗口业已形成;

      国家级旅游城市吸引着天下来客,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赢得美誉。

     

 

     了明天的黑河,

      就看见了充满希望的城市。

      生物能源业发展前景广阔,

      畜牧养殖精加工前途诱人;

      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可观,

      水电风能的产业潜力巨大。

      黑河口岸架设起国境通道,

      敞开了中俄经贸合作桥梁;

      两国文化交流渠道更畅通,

      边境城市的魅力愈加显现。

      小城就像一个青春的少年,

      充满着活力与无限的生机;

      随着时间打磨这颗明珠会更亮,

      必将焕发出异常夺目的辉煌。

 

                      2012年1月10日写于黑河

 

 

    朱成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化无域—朱成山散文集》、报告文学:《我与东史郎13年》、《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为和平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东史郎连环画集》、《金陵血泪》等作品52部,在报刊上先后发表过200多篇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