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观江宁织造府馆

(2010-04-11 23:15:59)
标签:

博物馆

文化

旅游

分类: 我的散文新作

作为南京人,自然早就知道南京新建了江宁织造府馆,但动工建设好几个年头啦,不知道究竟建成啥样?与曹雪琴笔下的大观园(江宁织造府)有多少相似之处?何时能对社会开放?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准备专程去看看,尽管它目前尚闭门谢客,仍想先睹为快。

江宁织造府馆馆长徐湖平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原在南京博物院担当院长一职多年,有着丰富的博物馆管理的经验,前年退休下来后,立即被该馆聘任,成为江宁织造府馆首任馆长。

先观江宁织造府馆

图为与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江宁织造府馆馆长徐湖平(右二)、雕塑家钱大经(右一)、工笔画家徐小白(左一)在江宁织造府合影

徐馆长不仅热情邀请我前去观看,而且还同时邀请我的另外两位朋友一同前往。其中,一位名叫钱大经,是位雕塑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帮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简称“我馆”)做过雕塑,鹅卵石广场的围墙上的《劫难》、《屠杀》、《祭奠》三组浮雕,他是参与者之一;另一位名叫徐小白,是位工笔画家,现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设有他的画室。他俩都是前几年从美国回来的艺术家,并且都是小有艺术成就,能和他们一道欣赏新馆,当然是件愉快的事。

“嘎吱”一声,我的车停在了碑亭巷口。放眼一看,这里是南京市第九中学大门。我是从江宁织造府馆新馆西侧大门入馆,它与九中几乎是门对门。

报上徐馆长大名后,门口的保安立即放行,并告诉我直接上二楼。由于没有指路牌,上了二楼后不知往哪里走。从外面看,房屋不大,可是从里面看房子体量并不小,而且一间连着一间,都是空空荡荡的。不仅屋空,而且里面空无一人,哪里能找得到问路的人?只能埋头向前走。突然眼前一亮,有一扇玻璃门开着,顺门而出,竟然走到了曲径回廊之中,宽大开阔的院落尽收眼底。这里就是复建的大观园吗?正在心中疑惑之时,徐院长的电话来了,追问我到了何处,并要我原路返回,他会来接我先到他的办公室。方才明白,原来路是走反了方向,看来江宁织造府馆规模还是不小的。

到了徐馆长办公室。屋子空间不算大,但墙上挂着字画,一张大画桌摆在大门入口处,显得十分涨眼,上面摆满了文房四宝。这些信息都表明了主人爱好字画,平日闲来题字作画的情景。

两位美国华侨朋友已经先我一步到达,彼此握手寒暄问候作罢,话题自然转到江宁织造府馆上来。为什么不叫红楼梦馆呢?我们单刀直入地问?是呀,这就是长官意志啊!虽然该馆是民营企业广夏(南京)房地产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属于标标准准的民办博物馆。但还是要经过地方领导审批的,领导坚持用这个名字,那也没有其他办法。许多人还以为这个馆址设在南京市郊区江宁那里呢?徐馆长回答得直接。大家也共同点头表示理解。

出去看看馆吧?快人快语的徐馆长发出了号召,我们立即热烈地响应。大家跟着他从办公室鱼贯而出,先从二楼来到院内,接着又从院内顺台阶走到三层最高处看景观。只见总体布局呈“L”形的明清建筑,包围了西侧和北侧两面,东侧和南侧呈开放式,打破了通常传统建筑的四合院格局。放眼望去,飞檐翘角,亭台楼阁,假山奇石,绿树鲜花,构成了一处江南美景,真可谓移步即景,美不胜收。再看馆址四周,真是一块宝地,南临中山东路,东靠太平北路,西抵碑亭巷,北傍长江路。东南角为大行宫十字路口,东北角为长江路口,交通极为便利。更为可贵的是,四周毗邻总统府、人民大会堂(原民国时期国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老馆(民国时期建筑)已经新建的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等一大批文化建筑设施。我们不禁连连称赞,这真是一块宝地呀!

我家曾经住在大行宫附近,对这块地是较为熟悉的,原来是大行宫小学校所在地。前几年该小学校扩建,从地下挖掘出许多旧地基,经专家考证并确认,这里就是江宁织造府遗址。再后来,小学校搬迁,为的是在原址上复建旧时的“大观园”。

先观江宁织造府馆

图为江宁织造府内景

据史料记载,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南京专门设立了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江宁织造局。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的曾祖父曹玺受皇帝的重用,从北京来到南京任江宁织造,后历经祖父、伯父、父辈,先后达65年之久,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年在此地出生。这里曾为清代皇帝的行宫,康熙和乾隆在南巡时多次入住,因而此地被称作“大行宫”并一直沿用至今。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

复建这样的文化名园是件大事情,需要有一流的大师作建筑设计。建设方请来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所所长吴良镛教授,他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现在中国最顶级的建筑大师。这位中国近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传人,曾担纲现代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许多座城市规划设计,特别擅长旧城区改造规划,曾成功地为地震后的唐山市、北京市危旧房改造等项目规划设计。吴大师1922年出生于南京,对参与家乡一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情有独钟,臂如我馆新馆规划设计时,他和齐康大师两人作为共同的专家组长,共把关评审了国际招标设计,最后选定了现在这个设计方案,一举获得许多国内外大奖,应该说功不可没。他对江宁织造府馆的设计是匠心独特的,主要特色是内外环境设计是大写意风格,山水画意境。尤其是面对长江路的正门,呈“┌┐”形的结构中间,建起了一栋类似城门楼的建筑,是栋藏在门洞里的城楼,小巧却华丽,好像用照相机镜头拉近了似的,又活似城墙坠入了地下,专门让人看清楚城楼的建构和美丽。这使我想起了美国贝律铭教授设计的法国卢浮宫上的玻璃金字塔,以及他在苏州博物馆设计的室内屋顶造型,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该馆整体规划设计的布局是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南部白墙青瓦,俊秀绮丽,属于古典园林风格;北部灰墙钛合金条夹缝,方正简洁,属于现代风格。但两者之间过渡衔接自然,色彩上统一,因而既协调一致,又美观大气。
    顶层的设计完全是古典园林风格,曲径回廊,辟有亭台一座。正值夕阳西下,和熙的春风之中,别有一番情调。徐馆长带领我们看了楝亭、萱瑞堂、戏台和西池,这些在当年江宁织造府史料中有记载和《红楼梦》中有描述的景点,一一被复制出来。徐招呼拍照留念,正合大家的心愿。于是乎,我们几位南京的文化人,在此文化胜地,留下了到此一游的身影,更多的是一份对盛世兴文的共同赞叹。

先观江宁织造府馆

图为江宁织造府内景

从顶层下得园内,从下往上看,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观。可谓前景后屋,错落有致;层级分明,蔚为壮观。只见假山逶迤,池水清清,成群结队的小红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戏,这大概就是西池吧,近前看还是有所不同;一棵棵绿树点缀其间,一丛丛花朵开得正艳。正在被吴大师的能在咫尺之间做出大气魄、大手笔、大作品感动之时,徐馆长告诉大家,现在恢复的只是当年的四分之一,是当时的西花园所在地。这里的假石山的确是假的,全是用玻璃钢做成,因为下面有房屋,不能承载真石头的重量,不得以而为之,但做得巧妙逼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他指着池中的鱼儿说,放了一万多尾小鱼,让空中强盗小鸟儿叼走了不少。他还令手下的人专门为我们打开了水系闸门,刹那间,一股清泉水流,沿着人工堆积的山石之间,从上而下的奔涌跳跃,好像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向我们急切地跑来。他还指着一块大约一米多长,80多公分宽的石头说,这块石头可是真家伙,叫做“湘云卧石”,这大概是院中又一处与《红楼梦》切题的景点吧?我不禁暗暗地想道。

就这么边看边议边想边走着,不知不觉地时间过了大约一小时。我们想去看看馆里的陈列,但徐馆长告知,地表建筑其实并不大,地下建筑还有两层,分为“一府三馆”,即江宁织造府、红楼梦博物馆、曹雪芹博物馆、云锦博物馆,集皇家行宫、云锦织造、红楼文化为一体。现在正在布展之中,打算抢在今年五月一日开馆,建议我们下次再来看,留点想念在这里。

仍从西侧大门出来,一眼敝见门外的地平上,用汉白玉石做了个直径达10多米的大圆圈,内有一串串形状的雕刻,问徐馆长,他告诉我们,那是一串串钱。把这么多钱踩在脚下,未免太奢侈了吧?我们和徐馆长开个小玩笑,但内心还是很感谢他的热情地接待和介绍,使我对江宁织造府馆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感悟。

我相信:江宁织造府馆将成为南京城吸引众多游客的一处新景点和文化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