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慈寺碑》原拓拓本

(2010-07-26 16:52:51)
标签:

杂谈

http://s16/small/6573a7aft8c8fcd7a62ff&690
    《唐等慈寺碑》是唐太宗诏命七碑之一,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因碑额刻有阳文篆书《大唐皇帝等慈寺之 碑》,故今相沿成习,简称《唐等慈寺碑》。此碑原立河南省汜水县(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乡)碑文为魏体正书,共32 行,每行56字。此碑为初唐李世民诏命于交兵处,并建寺为阵亡将士荐福的七碑之一,历史文物和书法价值极高。唐初,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阳当时守将王世充。为阻断窦建德西进增援王世充,武德四年(621)三月,李世民率兵骑3500人在武牢,与窦建德的10万大军相持20多天。后李世民采用诱敌战术,大败窦建德。武牢之战,双方伤亡很大。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诏令“于克敌之地,普建道场,情均彼我,恩治同异”,对所有战死的人给于慈爱,将他们的尸骨统统收集起来掩埋,在当年战场(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赵村),建立等慈寺,以纪念和超度武牢之战亡灵。
          
   

http://s10/bmiddle/6573a7aft8c46b6beb899&690

http://s1/bmiddle/6573a7aft8c46bb0c9e80&690
      等慈寺也称《等慈寺塔记铭》,唐代颜师古撰文,无书人姓名,可能是颜师古自书,无立碑年月。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认为此碑成于唐贞观二年(628)清王昶《金石萃编》认为碑成于贞观三年(629),但是清方若认为成于贞观十一年(637)之后。

      等慈寺碑文书法规整俊秀,但不靡丽浮华,有规矩而不僵化,笔画流畅而不轻飘油滑,既有北碑遗意又具唐楷风范,保持着隋碑的基本特色,结构严谨,行笔健劲,剥蚀较少,可谓实用书法之范本。

      杨守敬《平碑记》云:等慈寺碑之书法,结构全法魏人,而字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堪与“欧虞”抗衡。故此碑与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所书诸碑为同时之物,其书即含欧、禇均净清静之风,有得北碑茂密雄健之精神。故此碑结体于精妙处见姿势,下笔峻利沉稳,可说是唐楷中之佼佼者,惜历来临抚此碑者不多,非其书法不佳,而是好拓本流传不多。

      此碑文为颜师古撰文,无书碑人姓名,后为推为碑文也是颜师古所书写。颜师古乃颜之推之孙。师古兄弟四人,二弟颜相时,三弟颜勤礼。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工于篆隶,尤精训诂。博主以为颜真卿44岁时所书《多宝塔感应碑》书法结体架构,点画布局似从《等慈寺碑》脱胎而来。
      欧阳中石先生和刘炳森先生对等慈寺碑评价极高,切得益颇多。两先生都曾编选 《等慈寺碑》为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