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节认识死亡教育孩子清明风俗新浪亲子征文 |
分类: 新浪征文 |
前几天朋友向我咨询清明节三天的假期,从哪天开始休并邀请我去他们广州玩,我才意识到清明节快到了;今天我看到亲子中心的《如何带孩子过个特别的清明节》征集让我恍然大悟:何不巧借清明节,给孩子上一堂关于清明节的“课”呢?
一、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之一。
这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是我胎教时的一个小内容。自牛牛出生后就再也没有念起过,清明节了,和孩子一起念响这首节气歌:
告诉牛牛清明是24节气中的一个,“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说明了天地清朗、寰宇澄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也是播种的大好时节,那句:“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就是最好的证明,清明节到来了,夏天就不远了。
二、关于清明节的习俗。
戴柳枝和松柏。还记得我小时候,奶奶总是对我说那句顺口溜: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清明不戴柏,死了没人埋。”从这句顺口溜中可以得知,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这天是要戴柳枝和松柏的。
祭祖和扫墓。小的时候候我并不懂得清明节的含义,只知道清明节的这天,家里人会去上坟,祭奠过世的老爷爷,而我们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献花圈。现在回忆起来总会想起杜牧的《清明》,那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了清明节的忧伤和哀思,而这个清明节,我无法到爷爷奶奶的坟前,给爷爷奶奶去祭奠,但内心的思念却源源不断。
吃麦苗煮鸡蛋。小时候每逢清明节时,都会吃到奶奶煮的鸡蛋,这鸡蛋是用小麦苗煮的,鸡蛋皮都绿绿的,据说吃了麦苗煮鸡蛋后,眼睛明亮而且防止过敏长疙瘩,当然这只是一种习俗,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三、让孩子了解并认识死亡。
过节的意义就是教导孩子这个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清明节,首先我们想到的是死亡,在祭祀祖宗、缅怀先人,展现孝道的同时,更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生命。
还记得家中小狗误服药物死亡后,当牛牛找小狗的时候问我:“小狗哪里去了?”我很自然的说:“小狗死了!”并告诉牛牛小狗的死因,小家伙没有惧怕,只是记住了这些话,当别人问牛牛小狗为什么死了?牛牛说:“小狗吃药死了!”。
面对孩子对我提出死亡的问题时,我们不要回避,更不能惧怕,因为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用自然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孩子也就很自然的接受,孩子的问题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我们只需要给予真是的答案就可以了。
这个清明节我们可以借祭祀扫墓之事,让孩子了解死亡,认识死亡,让孩子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让孩子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对逝者缅怀的节日,更是一个教育日,不仅仅是对于孩子,更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