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风》赏析

(2018-02-26 22:27:45)
标签:

杂谈

诗文

《谷风》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弃妇诗。诗中刻画了一名精明能干的妇女,帮助丈夫打理家室,生活渐有起色,却在此时丈夫另有新欢,她则惨遭抛弃,故以此诗抒发自己怨恨不已的情感。

诗开篇以“谷风”比兴,表明了此妇的爱情观。谷风即东风,是生长之风,其风习习和舒,这里比喻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应当和谐舒缓,这样才能“以阴以雨”,滋生幸福。所以夫妻之间就应“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应遵循曾说过的“德音”,两人相扶到老。

可接着一个转笔,就写到了被弃的现实,与开篇妇人表现出的对家庭婚姻的愿望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种反差撕裂了这被弃的妇人,让她心中生出深深的怨恨来。她于临别之际依然“行道迟迟”,她依然挂念着这个家,告诫着丈夫与新人“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可她的丈夫却薄情寡义,“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只将旧妻送到自家门口就不再送了,只顾着与新人“宴尔新婚,如兄如弟”,二人亲密安乐,旧人见此情景,只觉“中心有违”,怨恨之情郁结于心,痛苦至极,乃至于苦菜尝起来竟也如荠菜一般的甘甜了。

眼见着丈夫“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如此喜新厌旧,妻子内心甚至忍不住斥责起丈夫来。她借泾渭之水比兴道:“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水使渭水混浊起来,但渭水静止处尚且是清澈见底的,可丈夫娶了新人,就毫不顾念旧妻了。这般忘恩负义,弃妇想起曾经帮丈夫将家室打理得井井有条,恰到好处,就像渡河一般“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也不管丈夫此时贫穷富有,只自己“黾勉求之”,努力生活,行有余力,还帮助丈夫的邻里,做足人情。自己是如此地精明能干,善良贤惠,可如今的丈夫却“能不我慉,反以我为雠”。弃妇最终用两句诗总结了丈夫的无情无义:“宴尔新昏,以我御穷。”当年的生活艰苦穷困,甚至“及尔颠覆”,都要饿死,我不离不弃,勤勤恳恳;如今生活富足了,就移情别恋,“比予于毒”,想要一脚将我踢开。在这种今昔的对比中,弃妇心中的委屈、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同情。

但人心已负,又能如何?只好自我安慰:“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蓄指蓄菜,也就是干菜、卤菜一类。这妇人曾随丈夫吃糠咽菜,勤勉打拼,好不容易有了点家底,却被抛弃,又得去吃干菜了,但她依然说这是美好的,起码可以挨过这个冬天。这不禁令人赞叹其作为妇女的乐观和坚强,而这乐观坚强的背后是不尽的委屈和心酸。这也是中国妇女在古代普遍遭遇的不公的待遇。

诗歌结尾说:“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意思是,丈夫对她又打又骂,诗中没有说打骂的原因,从全诗来看是丈夫喜新厌旧,男子娶她不是爱她,而是看中了她能为自己干活,也就是“御穷”,所以这段婚姻是不纯粹的,注定要遭遇变故。诗首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句,意思是采摘芜菁和萝卜两种菜时不要因为它们根茎的坏恶就连菜叶也一并舍弃。妇人自是凡人,难免行为有过失,再不然,年色最终也会日益衰败,而这全成了丈夫施暴而驱离她的借口。她也曾忍耐,委曲求全过吧?但挽救不了自己的幸福和婚姻,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她不能得到作为人的社会地位和公平待遇,她更像是丈夫的器物,用完了就可以丢弃了。而她自身虽然怨恨,但也就仅此而已,没有娜拉式的出走,更不可能有追求人身独立的想法,这是那个时代的妇女的历史局限。她只能去念想往昔,那时丈夫只爱着她一个人。诗歌以此弃妇的内心独白作结,就像石头投入湖中击起的涟漪,一圈圈漾开而延绵不绝,让人感受到那股哀怨缠绵于屋梁之上,久久不曾离去。同时也照应着开篇那句“德音莫违,及尔同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