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

标签:
民间国学身心合一文化健康 |
分类: 身心合一 |
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
但,给孩子自由,不代表没有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尊敬父母,孝敬老人,敬爱师长,爱护公物,到什么地方遵守什么地方的规矩——其实,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适应不同的环境,遵守不同的规范。
因为,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心里没有任何的抵触,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与周围的一切融合。
而,当一个孩子内心被限制的太多,因为想要自由,才会有一种叛逆、对抗的表现,这种表现,就是不守规矩。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家长才想要给孩子立规矩。
但,不管立什么规矩,不管采取多严厉的手段,都必须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家长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态度大多都是很严厉的,很少温和。有些家长甚至因为当时过于严厉,事后又会难过、内疚,认为孩子受了委屈。
其实大可不必内疚,我们只要做到,不管方式有多严厉,都是因为尊重,而不是——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试图用声色俱厉的情绪状态控制孩子。
试图用情绪控制孩子,以此来让孩子守规矩,这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问题是,怎样算是尊重孩子?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全然接受孩子。孩子此时呈现的状态,不是故意要如此的,而是从小在父母、老人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养成的。
他不守规矩,不是因为他是坏孩子,而是,他的成长经历,让他成为这个样子。
承认孩子当下的状态,不以好坏的眼光来评判孩子,就是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全然的接受孩子,接受孩子一切的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接受孩子了,孩子才会接受你的引导,才会自觉的守规矩——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尊重,一种做人的尊严。
孩子也是有尊严的。
而这,对父母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父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宽厚的德行,而不是以粗鄙的情绪,来对待孩子。
尊重孩子的时候,你可能会很严厉,但你不会动情绪,不会用情绪控制孩子——这就是真正的尊重。
如果学校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立学校的规矩,那孩子们就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