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2016-09-05 13:49:41)
标签:

身心合一

文化

分类: 身心合一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在那辛勤的汗水里……幸福在那知识的海洋里……幸福在那闪光的智慧里……

幸福是人世间最美的感受,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不遗余力的追求着幸福的感受,体验着世间的美好。

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像夸父追日一样,像金岳霖苦等林徽因一样,不惜花费毕生的精力,不惜耗尽生命的全部去追寻,然而到头来却仍是一无所获,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曾体验过幸福的滋味,未曾品尝过生命的甘露。

可以说,人生只要有了幸福,就有了一切。然而很多人的人生已然拥有了一切,却唯独没有幸福。难道是他们的生命中真的缺少幸福吗?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艺术家罗丹说:“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生活并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

如果幸福就在你我心里,而我们却在身外寻求;如果幸福就在你我身边,而我们却舍近求远的跑到海角天涯去追寻——尽管我们的确付出了相当的艰辛,但是我们付出的越多,岂不是离幸福越来越远了吗?

有人以为有了功名利禄就有了幸福,于是不辞劳苦追名逐利,到头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有人以为有了金银财宝就有了幸福,于是费尽心机招财进宝,却不料“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有人以为有了美女娇妻就有了幸福,于是纵身情海极尽缠绵,未曾想“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有人以为多子多孙就多福,君不见“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歌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理虽不假,话却粗糙了些。未若无尽藏尼的一首诗来的优雅柔美——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这里:此时此地。

其实只要我们停下追寻的脚步,平复躁动的心灵,用心感受当下此刻的生命流动,也许就在我们放慢呼吸、放松身心的一瞬间,就能悠然感受到幸福的气息。

也许只是来自远方友人的一句问候,也许只是信步行走在秋雨后的街头,也许只是抬头仰望远天浮动的变化多姿的云彩,也许只是和家人静静默默的坐在一起,虽然没有一句话,但是心里面那种淡淡的幸福的味道,真的不需要用话语诉说——而且也无法用话语诉说。

真正的幸福只能用心灵品尝,而无法用言语描绘。

很多时候幸福就像手里掬起的一捧水一样,我们越是用力抓取,最后得到的反而越少。

中国古人的智慧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用力,反而能够凝聚最大的力量。一用力,力量就散了。

幸福也是如此,不用追寻,反而更能品味到心里满满的幸福。一追寻,幸福就跑了。

其实不是幸福跑了,幸福依然在,一直在,只是我们再也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幸福了。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打个比方幸福就好比是一座无边无际的森林——我们原本就置身在无限辽阔、茂密的森林里面。可是,当我们林中随手摘下一片树叶,然后放在自己眼前,请问此时我们会看到什么?

没错,此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树叶也只能是一片树叶。尽管我们此刻正身处在一座广袤的森林里面,可是除了眼前的这片树叶以外,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是森林不存在,而是我们被眼前的树叶遮挡了视线。不是幸福不存在,而是我们被心里的阴霾蒙蔽了心田。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我们抓住了一片树叶,却错失了整座森林。我们抓住心中的执念不放,却错过了生命中的所有的幸福和美好。

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我们紧抓着心头的个执念不放,而错过了生活一切的美好。

有一个年轻人离开自己生活的村子,想要到外面去寻找一个幸福的村庄。他来到一个山村前,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村口闲坐,于是年轻人上前问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请问生活在这个村里人怎么样?”老人微笑着反问他:“你以前生活的那个村里的人怎么样?”年轻人沮丧的说:“那里的人都很虚伪、自私、奸诈,这也是我之所以离开的原因。”老人微笑着说:“那么这个村子里的人也一样。”

年轻人的心被老人智慧的话语敲醒了:“原来幸福就在自己心里面,只要内心美好,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一样。”于是决定返回自己原来的村庄。在起身离去时年轻人问了老人最后一个问题:“您幸福吗?”老人微笑着回答说:“我很幸福——没有任何理由。”

幸福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只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因此,只要我们把心头的执念放下,就会发现:生活原本不就是幸福美好的吗?我们只是要清醒的看到:真正让我们烦恼痛苦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缺少快乐和幸福,而是因为我们把所有关注的焦点,都聚焦某个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执念里——如同一片写满了烦恼和痛苦的树叶

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只是因为我们被一片写烦恼痛苦的树叶遮住了心灵窗而已。

一叶障目,不见幸福。我们紧紧抓住心头的执念不放,以至于我们对身边原本就存在的蓝蓝的快乐和粉粉的幸福浑然不觉,还误以为自己拥有的就只有苦恼而已。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里面,从未离开,只是人们的内心迷失了方向。我们不需要向外寻求,更不需要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而只需要放下心中的执念,转移一下关注的焦点。“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只要将视野从眼前的一片树叶,扩展到整座森林——原本就存在的广袤的森林。

我们甚至不需要把眼前的树叶掉,因为内心的苦恼与眼前的树叶无关,我们完全可以继续拿着这片树叶,只是不再被它遮住眼睛,而是放眼展望整座森林。在放眼展望的同时,也不妨碍我们欣赏森林里面每一株小草或每一片树叶。

因为,真正我们与森林隔离的并不是眼前的树叶,而是我们内心对树叶的执着真正令我们与幸福隔离也并不是一次痛苦的经历,而是我们对那一次痛苦的感受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执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可能只感受过一次痛苦的经历,而这一次的痛苦却屏蔽了一生幸福。

一旦牢牢的抓着自己内心的执念不放那么,即使用深沉如大地一样无边无际的美的幸福包裹着我们我们又如何能感受得到呢?

五代时期有一位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布袋,每日云游四方随缘点化烦恼众生。有人向布袋和尚请教:“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布袋和尚不言语,只是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不言语,因为幸福只能用心感受;放下布袋,意即放下内心的执念;叉手而立,意为幸福原本就在这里,不需要另外寻求。

其实,只要我们敞开心扉放下心头的执念,给内在心灵腾出更多的空间,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幸福里面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有幸福,就有了一切。真正的幸福与外在的物质无关,与生活的处境无关。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物质条件最优越的国家,但一定是人民内心最富足的国家。即使物质条件匮乏,但只要内心富足,也一样可以拥有世间最美的幸福。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真正的幸福是心灵深处一种高贵的满足,一种从容的宁静,一种当下的心安。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用心感受当下此刻生命的流动……

心暖暖的,幸福满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