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传统文化之美(15)

标签:
身心合一民间国学文化 |
分类: 民间国学堂 |
古人非常注重女德,《易经》也说女子“厚德载物”,那么到底什么是“德”?“女德”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古人又为什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让我们先从“德”字谈起吧。“德”的甲骨文写法如下:
“德”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彳亍的“彳”,“彳”的本义是登高、攀登,《说文解字》对“德”的注释为:“德,升也”,就是根据“彳”的本义注释的。
“德”字的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后来的“德”字在“目”(眼睛)字下面加了一个“心”,表示此眼乃心之眼,而非单纯用来视物的眼睛。那么这个心之眼用来看什么呢?当然不是看寻常眼睛都能看到的外在事物,而是看内心所感之物。

“德”字甲骨文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通往哪里的呢?许慎《说文解字》说“德者升也”,这条直线就是要一直往上升的,心之眼一直往上升,最后只能通往一个地方——天心。弘一大师临终前的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写的就是一个“德”字。所以“德”字眼睛上面的这条直线画的就是一条“天路”,这条路直通天地之心,能通达天地之心的人就是有德之人。
“德”字在古代也可以写为“悳”,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意思简单明确:“德”就是直心。《维摩诘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一个人能够毫无虚假的以直心示人就是有德之人,所以“德”字所通往的天心就是直心——直通天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