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自然原创】不要抗拒烦恼的自己
(2012-10-23 07:59:31)
标签:
身心自然原创健康 |
分类: 身心合一 |
我相信没有人会想要烦恼。我们想要的是快乐。
可是生活中似乎总会不时冒出种种令我们烦心的事,使我们追求快乐的愿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也许我们采取了各种我们所能想到和学到的方法来对抗烦恼,也许我们也偶尔会体验到短暂的快乐,可是烦恼似乎永远无法彻底消失。它总会不期而至,滋扰身心。
有许多朋友经常会跟我讲述他们与烦恼的拉锯战,他们用尽了平生所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后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内心的烦恼还会与日俱增。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身体上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其根源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烦恼。为了去除烦恼我们也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是努力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对方法。
方法就好比是方向。比如说我们想要去某个地方,我们拥有非常先进的交通工具,路途所需的各种物资也相当丰富,也具有相当的毅力坚持,然后我们很努力的朝着我们的目标行进,但是有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行进的方向错误,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结果就是我们越努力的行进,离我们的目标就会越远。
同样的道理:为了去除我们内心的烦恼,为了得到持久的快乐,可能我们都已经以坚强的毅力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但是假如我们的方向错误,那么我们付出的越多,快乐就会离我们越远。
那么方向错在哪里呢?也许就错在我们一贯采取的方法:与烦恼对抗。因为我们想要更多的快乐——“想要更多的快乐”本身不会有错,可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我们就会采取种种方法与烦恼对抗,以为只有去掉烦恼才能得到快乐。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误以为想要得到更多的快乐,就必须要去除更多的烦恼。于是在我们心目中烦恼就成了一种不祥之物,我们讨厌烦恼的存在,抗拒烦恼存在,我们会采取种种方法与烦恼对抗,而从来不会全然接纳烦恼的存在。
我们抗拒了太久,以至于忘失了古训:烦恼即菩提。烦恼即快乐。
其实生活常理也告诉我们,当我们与某种状态持续对抗时,无形中也就加强了这种状态的存在。因为抗拒本身就是一种能量,而且这股能量的流向恰恰就是被抗拒的一方。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在抗拒什么,我们的抗拒都是在为我们所抗拒的事物提供能量。
比如我们与某人产生冲突时,我们越是与对方对抗,就越会加重冲突的事态。我想这种情形我们都不会陌生,在夫妻之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我们与爱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越是为了坚持各自的立场而持续的抗拒对方,夫妻之间冲突的氛围就会持续的增强。因为这种抗拒本身就是在给对方提供能量,只不过这种能量是负面的。而能量的传递是相互的,对方又会把我们给出去的能量加工以后再反弹回来,于是冲突就会持续加重,直到有一方精疲力竭,或者彻底决裂——很多婚姻因此而走向破灭。
烦恼也是这样。当我们内心抗拒烦恼的存在时,就等于我们给烦恼提供了能量,烦恼得到了能量的加持,只会更加持久而有力的存在,当然不会有消失的可能。假如我们认为只有去除烦恼才能得到快乐的话,那么对快乐的追求就会成为我们永生的愿望,也就是一个永远无法达成的愿望。因为我们虽然喊着追求快乐的口号,却一直做着通过对抗来加强烦恼的事,名副其实的事与愿违。
因为方向错误,因为我们把烦恼当成了快乐的绊脚石,于是我们付出太多的努力来铲除这块“绊脚石”,我们不断的与烦恼对抗,却又在对抗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了烦恼的能量。我们就这样一直在这种错误的模式里循环。
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却希望得到正确的结果。我们一直在与烦恼对抗,却从来不知道停下来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们习惯性的与烦恼对抗,也许会得到暂时的快乐。但是要想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就要先接纳烦恼的存在,而不再与之对抗。
因为呈现出烦恼状态的自己,也是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是吗?既然同样都是自己,我们就要全然的接纳,干嘛还要抗拒呢?如果我们抗拒的话,不就是一个自己在抗拒另一个自己吗——一个自己已然呈现出了烦恼的状态,另一个自己想要把烦恼状态的自己去掉。
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自己在打架,不管哪一方获胜,最终不都会有一个自己会受伤吗?哪里还会有快乐可言呢?
要想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就要跟自己握手言和,停止与烦恼的自己对抗,全然接纳处于烦恼状态的自己。给烦恼足够的空间存在,也给快乐足够的空间存在,让烦恼与快乐彼此和谐的存在——和谐不就是最大的快乐吗?
不要忘了:烦恼即菩提。烦恼即快乐。先人古训,岂虚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