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心自然原创】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在于不动

(2011-09-02 06:33:14)
标签:

身心自然

原创

冲击养生

健康

分类: 身心合一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水火既济与心肾相交是中医老祖宗总结的重要理论之一。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看,心脏位于前胸,肾脏位于腰部,心脏的位置明显位于肾脏的上面。可是按照《易经》理论,符合中医心肾相交的卦象“水火既济卦”,恰恰与心、肾的生理位置相反,(如图【身心自然原创】生命在于运动 <wbr>运动在于不动)心火不在上而在下,肾水不在下而在上,因而合成水火既济卦,如此心肾得以相交,阴阳得以调和。而如果按照心、肾的生理位置来组卦的话,心为火在上,肾为水在下,合成的却是火水未计卦,(如图【身心自然原创】生命在于运动 <wbr>运动在于不动)在中医来讲属于心肾不交,是水火不相容、阴阳不协调的病理现象。

无独有偶,按照自然现象来讲,天高高在上,而地就在我们脚下,如果按照天上地下的自然现象来组卦的话,合成的是天地否卦。(如图【身心自然原创】生命在于运动 <wbr>运动在于不动)天地不交通,万物无以生。而如果反过来呢?地为阴在上,天为阳在下,合成的是地天泰卦。(如图【身心自然原创】生命在于运动 <wbr>运动在于不动)这样组成的卦象显然与自然现象相反,可是如此却能天地交通,万物化生。这究竟是何道理呢?

两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就已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反者道之动”。貌似与自然现象相反的内在规律才是“道”流动不息、周而复始的真正奥秘。

人是自然之子,人体的生命运行规律必然与天地自然之理相同。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生命运行法则:生命在于运动。而“反者道之动”,反过来讲生命的运动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常跟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只是上半句,只说了一半;下半句鲜为人知,但却至为重要。下半句就是:运动在于不动。这鲜为人知的“运动在于不动”究竟有何奥义呢?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大家所指的运动无非是指外在肢体的运动。诸如:走路、跑步、游泳、打球、练拳等外在的运动形式。而老子说了“反者道之动”,外在肢体的运动也必须依赖生命内在的运动,也就是身体气脉(气血和经脉的运行,简称气脉)的运动。

我们看古人养生首先强调的是什么?是呼吸吐纳导引之术。呼吸吐纳就是气脉的运动。而内在气脉的运动必须在外在肢体不动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就是运动在于不动。

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指的就是内在气脉的运动,也就是内在能量的流动。而“运动在于不动”,这里的不动是指外在肢体的不动。这就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不动”。生命的持久在于内在气脉和能量的运动,而内在气脉和能量的运动必须在外在肢体不动的状态下才能得以良好的进行。

曹操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乌龟虽也有终老之日,但也几乎是世上寿命最长的动物,而乌龟的运动也可算是“运动在于不动”的典范了。乌龟不仅动作超慢,呼吸也超级的慢。传说中的“龟息大法”,就是为了学习乌龟的呼吸状态。气息若有若无,极为柔弱,所以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古人养生,尤其是道家养生,也多追求龟息、胎息的境界,就是为了调整身体内在气脉的运行,动而不动,不动而动,以此调动生命内在的能量,激发人体内在的潜能,以实现健康而又长寿的理想。

不过龟息、胎息等方法已非我们现在人所能为,那么符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不动”的方法有哪些呢?时下备受推崇的瑜伽、太极等就是很好的方法,而且太极拳的基础功:站桩,更是“运动在于不动”的最佳方法。过去习武之人,不管练的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要先练基本功:站桩。站的像根木桩子一样,外在肢体一动不动。表面上外在肢体是不动,可是哪里在动?内在的气脉在动。内在的能量在动。内在气脉、能量的运动才是生命真正的运动,而且气脉、能量是无形的,可是身体的任何部位的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内在的气脉、能量的运行。

在站太极桩或者练瑜伽静功时,呼吸也要讲求深、慢、匀、长,看似若有若无,柔而且弱,这就是老子所说“弱者道之用”。看似柔弱的呼吸却能激发、启用人体内在能量的运行,从而提升人体自身的自愈力、免疫力、抗病力等,初则祛病强身,终至延年益寿。

不动除了外在肢体的不动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思维的不动。什么是思维的不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所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是一种不动思维的至高境界。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结果是什么?是“真气从之”,是“病安从来”。思维不动时体内真气充盈饱满,此时身体的内在能量便不再有丝毫的外散,全部回归体内以满足身体内在的需要,如此更能增强祛病延年的功效,可以说是与病无缘了。时下很多注重修养心性的人也会练习禅坐、瑜伽、站桩等静功,练习时大多要求排除杂念,调息静心,这就是为了思维的不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思维的不动万不可强求,更需要有明师指导练习,以免出现偏差。)

我们再来看后两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人类是血肉有形之躯,组成我们躯体的毛发、皮肉、骨骼,包括五脏六腑以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必须要依赖血液提供各自所需的营养,而血是有形的物质,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可是血液的流动必须要依赖气的推动,气推血行;而气是无形的,血是有形的,所以说“有生于无”。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天地而生,真正的养生之道也必须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让我们跟随老子一起体悟回归自然的养生之道。

 

冲击养生健康一生

糖尿病的自然冲击调理方法         高血压的自然冲击调理方法

失眠的自然冲击调理方法           冲击养生教你自己拍打治百病

风湿性关节炎的冲击调理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冲击调理方法

常拍腹股沟可防治前列腺疾病       常拍大椎穴可防治颈椎病

脑血栓后遗症的冲击调理方法       不用打针吃药也能治愈脑血栓

女性常拍金三角可延缓衰老         揭秘神奇的自然感应能力

冲击养生:从生到死的健康法宝      揭开养生保健的真正奥秘

自己拍打治鼻炎又快又省钱         自己拍打治感冒不花一分

你知道癌症的真实死因吗      子时养生的奥秘:睡觉补肾壮胆

根治失眠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逆反是谁的错?

睡眠养颜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身体的问题就让身体自己解决        静坐也是一种养生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