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走势关系
我个人始终信奉一个观点:金融是为实体服务的,期货是为现货服务的。在操盘产业中,能用现货解决的事情绝对不用期货。所以在结构篇的内容中,将以现货为基础,推演期货的变动以及期货结构的调整。
我们都知道,期货和现货在大部分时间是同步的,今天期货涨,现货基本上跟涨;今天期货跌,现货也基本上是跟着跌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例外的,有的时候期货虽然涨,但是现货涨的比期货高多了;也有的时候现货不涨了,期货继续涨。看过之前关于期货套利和期货结构的读者,都会很清楚这几种走势分别会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关于商品期限结构的解读关于商品价格波动、对商品顶底的解读Contango结构下商品的套利分析
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这一套期货和现货结构的方法论,找出关于逼仓的一个共通手法,并将它们与期限结构、盘面情况相对应。同时,在此以“温和式逼仓”或者“良性逼仓”作为分析对象,因为认为操控的逼仓大抵都是两败俱伤,对于产业链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并不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1)逼仓前
我们通过前面的要件分析,知道了良性逼仓的一个基础就是“天时”,天时是什么?天时就是在商品经历过漫长的供大于求、盘面长期呈现出Super
Contango或者Normal
Contango结构的情况后;此时市场热度下降,投机情绪很低,产业链利润很低,产业链中开始出现产能清退;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产业链中的供需矛盾就会慢慢到来,而这些矛盾来临的时候,会被某些机构、实体企业、大投机户发现了。这就是天时。当然,发现其中矛盾的最有可能的还是实体企业,实体企业对于商品供需的把握和判断一直都是最有经验和最具优势的。
所以具有认知实力的现货企业在发现产业链之间的矛盾后,第一个想到的动作是满足实体经营的需要,而非仅仅是投机。所以下游此时就有去现货市场采购的欲望,这会引起两个良性结果,一是现货价格慢慢走高,拉动期货价格,盘面Contango结构缩窄;二是会带动下游产业的采购热情,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交易热度。
所以在“天时”酝酿之时,一般都是处于Contango结构(期货升水),而大部分都是处于Normal
Contango结构,究其原因,Super
Contango期货贴水太严重,而且正是金融资本绞杀产业资本的时候,也正是一个产业循环周期的末端。
随着市场上的交易热度提高后,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的显性库存减少,贸易商交易频繁,甚至贸易商都在囤货备货,上游产商产能动力也起来了,投机者也陆陆续续随之到来。至此,赌桌上各方到齐,开始下一步的进程。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能看到期货盘面上月价差的缩窄、近月期现价差的缩窄,盘面上的Contango也随之缩窄。当然,缩窄的信息并不是代表了一定是走逼仓路线或者上涨行情,但是逼仓和上涨,都会伴随着缩窄这一信息,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大趋势大行情的确立都是漫长的,期间的洗盘无数,但只要有产业操盘,就必定会留下痕迹。期货市场同样适用于“罗卡交换定律”——“他站过的所有角落,他碰过的所有器物,他留下的所有东西,即使他毫无意识,也会留下一个对抗他的沉默证人。不仅仅是他的指纹和脚印,他的头发、他衣服上的纤维,他碰碎的玻璃,他留下的工具,他刮去的涂料,他留下或采集的血液。这些种种或者更多,都支撑着对抗他的沉默见证。这些证据不会被忘记,不会被某一时刻刺激而变得浑浊,它不会因为人证而消失。它是事实存在的证据。物理性证据是不会有差错的,它不会做伪证,它不会完全消失。只有对其寻找、学习和理解的人为错误,才会减损它的价值。”
我们都清楚,结构的调整是意味着基本面的变化。首先是Super Contango转为Normal
Contango,随之转换为Flat
Contango,随后才会变成基本上的Backwardation(现货升水)。但是在Contango转型的时候,必然也会留下痕迹,首先,单独一方的势力是无法促进大趋势的形成,所以在博弈中,有经验的交易者都会关注盘面的成交量、持仓量、盘面异动,也会关注现货库存、仓单、现货交易情况等,这都可以成为卡罗定律中的证据。但最终通向的一个点就是:结构转变是否成功与真实。
(2)逼仓中
直到结构完全转型成功后,也就是Contango(期货升水)走平转变成Backwardation(现货升水),我们才会认为进入了逼仓的第二个阶段。逼仓的第二个阶段,其中的要点有如下:消息配合、盘面情绪、结构的继续转变。其中消息的配合既重要又巧妙,很多时候都是关键。正常的逼仓都是有消息面的推动,比如印尼禁镍矿的消息先出来,一出来现货肯定是疯涨,由于现货没有涨跌停的限制,会瞬间就把价格抬到相对合理的位置;所以此时期限结构呈现出来的是现货相对于期货升水,也就是我们说的现货价格上涨带动期货价格上涨。这是一个相对疯狂的阶段,因为通过前期结构的缓慢变换,市场上的交易热度已经发生转变,投机客的大量到来更是加大了市场的流动性。所以这时候往往是成交量持续增大,持仓量此起彼伏的情况,尤其是日内持仓量变动,但如果是逼仓的情况,总体的持仓量都是增加的。
所以如果是中规中矩的逼仓,逼仓中他我们能看到的结构变化是:由Flat
Contango变成Flat Backwardation,然后转为Normal
Backwardation;然后继续逼仓结构转为Super Backwardation,此时现货价格保持高位,并在转为Super
Backwardation前现货价格和近月价格相差不大。但如果Super
Backwardation持续保持,也就是近月合约相对于远月合约始终保持大升水,那一般而来,近月期货会慢慢开始对现货价格升水;此时,一般是现货价格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回落,但期货价格会继续维持下去。这个时候,期货价格的高企同样是资本势力对对手盘的绞杀,此时的绞杀行为,无关乎产业和投机,就是全盘通杀。这就是正常的逼仓中的期货现货结构情况,2019年的铁矿石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也就是一直都是现货强势,始终带领这期货往上走,直到期货无人接盘,期货市场开始走震荡行情,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一些小品种上面,比如2018年的苹果期货,2019年的金属镍,2020年的黄豆一号,都是这种情况。
其实在逼仓中就已经消灭了大多数的对手盘。结构的转型是漫长的,但更是中长趋势的建立和持续。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多因素的积极配合,归纳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在这个阶段,“人和”发挥的淋漓尽致。至于那些逆趋势的投资者,大体都埋没在大行情中,这也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很多时候当下的行情自己心里其实是清楚的、或有预料的,但往往还是做不到顺势,原因在于什么,就在于做不到“知行合一”。这就衍生了两个问题,一是“知”是否为“真知”,二是敢不敢“真行”。所以很多人说“知易行难”,我觉得这并不是有道理的,知易行难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行”,但很多的时候,连“知”都不清楚,何来“行难”之说?
(3)逼仓后
我们都知道,逼仓都是会注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打破了市场的均衡。一个正常供大于求的市场中,一个品种常年保持Backwardation(现货升水)结构是很不合理的,原因在于这种结构下,会滋生出众多套利盘在里面,把不正常的Backwardation变成正常的Contango;所以大部分商品终究会回归到Contango结构上,大部分商品也终究体现为供大于求的情况;当然,以上结论的前提是正常市场。
所以对于逼仓后的分析,我们大体可以得到结论。逼仓后价格肯定是会回落的,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价格的回落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准确的时间无人知晓,但是大致的时间是可以判断的;一是对于逼仓合约的分析,一般而言,逼仓都会逼到底的,所以在寻找反转机会的时候,尽量不去考虑逼仓合约,因为多头肯定是看准了空头交不出现货,只能被迫砍仓的情况。二是价差以及基差的变化情况,这便需要持续的跟踪和对趋势的判断了,这一点可以用于套利策略上面,比如使用正套还是反套。三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结构的转变,我们始终强调一点,结构的转变将意味着中长期趋势的建立。当逼仓后的期限结构由Super
Backwardation变成了Normal
Backwardation的时候,那么就代表着行情可能已经在转变了。此时,我们不应该去看期货价格的高低,期货价格水平的参考已经失去了其价值意义,因为只要在空头交不出现货的情况下,多头可以把价格抬到无限的高度。
总结:
1、逼仓行为是会留下种种迹象的。其中能够形成趋势的迹象就是期货的期限结构,期限结构反应的是逼仓中的中长趋势;而期限结构的更深层次内容则是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关系,现货带动期货上涨,这就是逼仓前发生的现象,期限结构就是Contango结构的缩窄;如若这种情况能够继续持续,那就是Contango的转变以及Backwardation结构的到来,此间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2、逼仓行为终究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一是Backwardation结构的不稳定性;二是逼仓行情下市场失去了其固有意义,不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即使自己不回归原状,也会有监管势力出面调整;三是逼仓的后半场是违背“天时地利人和”三要件的。
3、对于逼仓中的策略及分析。我的理解是:了解当下,审时度势。由于逼仓现象也是一种不理智的市场情况,逼仓前的迷惑性行情以及逼仓中的紧迫性行情,都无疑让交易者很被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更倾向于以套利的方式去对行情做测算,逼仓前对品种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和调研,找出它是否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在此基础上发现商品的Contango结构缩窄,就用正向套利去做测试;如果结构真的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那就砍掉空头、砍掉亏损仓位,或者加仓盈利单;如果行情已经到了逼仓的过程中了,那最好是能够单边持有,顺应趋势;等逼仓结束后,价位到达高点后,此时就需要更加关注现货的价格走势了,此时呈现出的就是“高价格、高持仓、高成交、现货大升水”,但此时升水是可能有问题的。所以最好还是用套利的方式去对行情进行测试,此时就可以使用反向套利了。等待高位的Backwardation结构维持不住,Backwardation结构缩窄至Normal甚至Flat
Backwardation,那就可以将另一半头寸平掉,只剩下盈利头寸,一般而言,结构的转型意味着行情的转变,也就意味着商品将步入Contango结构下的长期熊市。
所以此时,对于期限结构的理解和判断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Super
Backwardation结构松动之时,也就是缩窄之时,可以使用之前介绍的套利分析方法去对行情测试,如果结构的确在转变了,那套利策略肯定是盈利的,也即可以将另外一半的头寸砍掉,只留下盈利头寸,这也是我们说的让利润奔跑,但如果是风险厌恶者或者纯粹走套利路线,其实也是一样试用的;如果是预计维持不住Backwardation结构,那就持有反套策略,这也是一样可以盈利的。
但往往我们对行情的分析,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于趋势的分析之上;我们也清楚,结构的转变也将意味着行情趋势的发生变化,只不过行情趋势的形成会循环往复,但只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了,那就代表了单边趋势的到来。就我们通常分析的那样,由Super
Backwardation→Normal Backwardation→Flat
Backwardation;如果已经走了这条路线,那就意味着逼仓基本上已经奔溃了,此时价格就会明显的回落,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地鸡毛。
之后就是漫长的Contango结构,逼仓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