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趋势投资人;
微博:期货_操作手
可以加我的微信或QQ,账号都是:462865719
------------------
六、真相 6,“种下树”的惊险一跃
假如说种树是你说的这种“每天长一点点”,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那么这里的关键点不是每天长一点点,而是“种下树”这个“充满惊险一跃”的大决策,这类决策,很难外包。这方面,投资和教育孩子也有点儿像,你应该做一名园丁,而不是木匠。
在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世界里,并不存在“设计和打造”的木匠,对未来的预测,和算命没什么区别。那些关于所谓周期预测的神话,当事人其实是像算命先生那样,提前说了很多模棱两可的预测,人们总能从中挑出偶尔对的只言片语,连一个不走的钟一天都能对上两次呢。
“充满惊险一跃”的大决策,仍然只是一个“信念”而已,你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捍卫自己的观点,并且,你需要有一种这样的心态:种下树,享受这个过程,哪怕你本人不能亲身享受树荫。
七、真相 7,惊涛骇浪里的贝叶斯
所以,厉害的人,本质上是个贝叶斯主义者。他们能够做到:随时在根据当前境况重新判断;
打出无记忆的牌;不介意自打嘴巴;勇于自我更新。他们绝非像驴子拉磨那样,以为只要坚持转圈儿,就能每天进步。例如亚马逊的股票,自上市以来年回报率的确很惊人,但是并不是每天一点点稳定爬坡涨上来的,中途经历过好几次大跌,跌到让人怀疑人生。
那么,复利神话的“死磕到底”,不正好可以让人抓住亚马逊的这种大机会吗?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自己死死抓住的股票是亚马逊?在复利思维的“指引”下,有些人喜欢用“不断摊薄、加倍下注”的投资方法,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但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错误的做法。这两年,特斯拉的惊人反弹,会让很多人再次对“死磕到底”与“抓十倍股”产生幻想。我只能说,从进化的角度,马斯克是有益于人类的,市场也给予了马斯克和贝佐斯比巴菲特还高的回报,但是造物主并不是自上而下地设计物种,而是自下而上地“演化”。
特斯拉的马斯克是个好的创新者,但是他作为你的老公,就未必是好的,当然很多女士会跳起来反对这一观点。不过我一贯的观点是,女性在择偶上的非理性,从进化的角度看,也保护了物种的丰富性,并且鼓励了一些必要的冒险家,这些冒险家以个体的非理性实现了人类群体的理性。
八、真相 8,牛人需要“北极星+鸡血”
概括而言,“复利思维”鼓吹持续每天进步百分之0.05,只是追求一种所谓确定性的幻觉,稍微遇到一点儿风雨就被打散了。此外,厉害的人还要能够在没有任何激励、没有任何“进步迹象”的情况下,依然每天打满鸡血。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秘密在于:他们既有心中的北极星,又敢于走入黑暗的森林。此外,别忘了,我们人性和社会性,牛人们会利用人性和羊群效应。“北极星+鸡血”,帮助他们对资源有更强大的获取能力。
九、真相 9,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
复利思维描述的理想化的滚雪球,在现实中经常会掉血,高手们需要一边“滚雪球”,一边“补血”。例如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蔚来汽车拿到政府投资,都是生死一线间的“补血”,为了拥抱大数定律,你需要长期在场,实现遍历性。
所以投资人要讲故事,要制造自己的传说,要持续募集更多的钱,他们懂资源聚集效应。当然,这背后自然还有对“概率权”的理解,职业投资人和业余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职业选手有源源不断的弹药。巴菲特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可以发债(不差钱的他今年四月在日本借了18亿美金)。他还强调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现金流,他有一个极小的总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经理人们把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交上来。据知情人士称,高瓴2020年上半年正在从投资人那里筹措可能多达130亿美元的资金,准备抓住疫情之下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机会,上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最终募集到106亿美元,创造了纪录。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为下一次下注准备筹码,只有如此,无限游戏才可以持续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场上,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财富因为遍历性中的概率优势、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实现,这才是“长期主义”背后的道理,换句话说,他们一边滚雪球,一边不断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十、真相 10,西西弗斯向上滚雪球
那么,批驳复利思维,这是否定了“滚雪球”的存在吗?巴菲特不是靠滚雪球成为首富的吗?人生也许像是滚雪球,可惜不是顺着坡往下滚,而是像西西弗斯那样往山上滚雪球,而且,这雪球随时可能砸下来,指数型的崩溃,往往比指数型的增长“容易得多”。所以,即使我们能够有足够耐心慢慢变富,慢慢成长,也不能令“变富”和“成长”因为“慢慢”而变得容易。 忘掉复利神话吧。
人类唯一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增加的,只有年龄(也许还有体重),人生就像逆水行舟。即使你只想做一个防守者,也要主动防守。为自己种下一些树,也许惟一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只有我们的心灵之树。
十一、最后,复利神话是对“躺赢”的另外一种包装
很不幸,这个世界并没有“躺赢”这回事。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复利式增长的传说,甚至包括那些巨无霸公司。然而,我们并不能以此逆向推导,得出脆弱的“因果关系”,去找成功者的秘籍,指望自己也能实现“十年十倍”的神话。
说起因果,休谟否认“每一个事件都有原因”这一命题的必然性,那么,怎么看“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倒是可以从“可证伪性”来看这句话:
菩萨畏因:别去做那些会炸掉的事情。但是也别指望能找到并复制“成功者”的“因”。
凡夫畏果:即使你种下了善因,而没有得到善果,甚至得到恶果,也要坦然接受。那些没有杀死你的恶果,往往能帮助你更新自己的信念。
大多数人是要当普通人的,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