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搜救犬队共有24只搜救犬
“我们的搜救犬主要是比利时牧羊犬、德国牧羊犬和金毛、史宾格、拉布拉多这几个品种,它们作为工作犬都很优秀又各有特点。”搜救犬队教官刘文超告诉记者,比利时牧羊犬和德国牧羊犬身材瘦长、动作灵敏、持久性好,金毛犬和拉布拉多犬嗅觉最灵敏,能够捕捉到废墟深处的微小气味,而史宾格则因体型较小,能进入到狭小空间对搜救对象进行准确定位。
刘文超说,搜救犬的主要任务是在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等掩埋类灾害现场对被困人员进行搜索,并在找到目标后持续30秒吠叫向训导员报警。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队共有24只搜救犬,其中8只为中级,4只已具备了高级资质,它们是“银狐”、“雷影”、“五六”和“追风”,另有10只是去年12月新配备到搜救犬队的,它们的年龄都在一岁左右,还处在训练的初始阶段。
每天训练7小时伙食费37元
每只搜救犬都由一位专属的训导员来带,每天有训练计划,上下午共训练7小时,每周还有一次夜训。搜救犬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规律的,每天在训练和休息之间穿插散放,也就是“遛”6次,每次20-30分钟,午休两小时,下午4点半开饭,饭是统一做的,用现熬的骨头汤泡入专门的工作犬粮,里面再加点胡萝卜、白菜等蔬菜,外加每天一个鸡蛋,以保障犬只营养充足,水则是24小时常备,保证随时都能喝上。
“搜救犬每天的伙食费是37元,统一配好餐后由各自的训导员来喂,一天一顿,八成饱,不吃得过饱有助于保持它们的体型和兴奋性。”刘文超介绍说,搜救犬最合适的胖瘦程度是能从侧面略微看见肋骨,如果肋骨特别突出就太瘦了,需要多喂点食加强营养,并及时观察其行为表现是否正常以防患病,如果根本看不到肋骨就说明胖了,太胖了也不行,会影响狗狗的行动力。
11岁功勋犬将在驻地养老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队成立于2001年,当时共有搜救犬10只,如今它们都已不在队里了,其中6只已退役,3只因病牺牲,另一只名叫“贝利”的英雄犬,在完成2008年汶川地震搜救任务回京后不久突发肾脏疾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最后还是牺牲了,那年它才只有八九岁。
搜救犬队目前拥有的24只犬中,年龄最大的是11岁的比利时牧羊犬“战神”,它是2004年作为第二批犬来到搜救犬队的,曾参与过自2005年至今的几乎所有救援任务,属于一只功勋犬。眼下,“战神”已经基本不干活儿了,它将于今年年内正式退役,并将在它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搜救犬队驻地养老。
据了解,搜救犬的工作年限一般在8-10年,具体根据各自的状态而定,退役以后多由爱心人士收养。如果训导员在搜救犬服役期间退伍,会从退伍前一个多月起,由接手的训导员和老训导员一起管这只狗狗,给它一个缓冲适应期,以便顺利过渡。
目前,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犬队共有25人、搜救犬24只,近一两年内将实现扩编,达到53人、48只搜救犬,形成一个搜救犬中队。
讲述“可以和你玩,绝不跟你走”
刘文超带的搜救犬是4岁的金毛犬“银狐”,已经具备高级资质,曾参加过雅安、鲁甸地震的搜救。
“鲁甸地震那次,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听灾民说附近山上有个村子,由于道路不通还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上去过,我们就去了,在倒塌比较严重的废墟上搜索,没多久,‘银狐’就发现了目标并报警,结果从下面救出来一位50多岁已昏迷的妇女。”刘文超说,虽然训练和执行搜救任务都很辛苦,但狗狗通人性,每天跟“银狐”在一起心情特别好,觉得自己像孩子一样开心。“一般来说,训练有素的搜救犬性情都很温和,对陌生人没有什么攻击性,可以和你玩儿,但绝对不会跟你走。”
(北青报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