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2011-06-03 18:18:40)
标签:

转载

 

 

 

       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在参观台湾921地震教育园区的时候,和园区吴德祺主任有一番交谈。他说曾多次来到大陆,也专门去过四川汶川,就保护和建立汶川地震灾害纪念馆等等,提出过一些建议。

吴先生一直为我们讲解。一边讲一边说他的想法。他认为,在地震灾害的遗址上建纪念馆当然很有意义,但是不宜把纪念的概念过于突出。斯人已去,后人祭奠,适当就好,不必过于隆重。应该把重点放在防灾减灾的教育方面。台湾的921地震教育馆,就是根据这样的理念建设的。

1999921日,在台湾南投县的集集镇发生一次7.3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11000多人受伤,约十万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损失很大。地震发生以后,在一处遗址上,建立了这个地震教育园区。这个园区,归自然博物院管理。

参观台湾921地震纪念教育园区,最深的印象是,这里介绍了丰富的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还可以了解许多减灾的做法和经验,而这正是这个园区的目的。园区里划分多个区域,有防灾教育馆,地震工程馆,地震科学馆,断层保护馆,以及灾后建筑物保护区和世界地震资讯中心等。

921地震时,破裂的主要断层即“车笼埔断层”从这里通过,把学校的跑道推起,形成明显的断层地表破裂痕迹。纪念园区把断层作为地震现场的科学证据加以保护,配合大量的图片和模型,介绍地球活动的科学知识。在地震科学馆里,重点介绍和地震相关的科学内容。为强调抗震设防的重要性,专门设立了一个地震工程馆,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类型建筑物的抗震措施、方法,采取措施与否的抗震性能对比等等,深入浅出,使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抗震科学的方方面面。这个馆的设立,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这里有许多的模型,简单又直观。比如,沙土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在沙土液化时,有基桩的建筑比没有基桩的建筑要稳定的多;比如有无剪力墙建筑抗震能力的比较,在震动时,没有剪力墙的建筑总是先倒,等等。这样的模型展示,可以直观地告诉观众,抗震的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

目前我国减灾教育发展得很快,一些防灾教育基地、教育馆正在形成,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借鉴一些好的经验,使教育基地从内容到形式都搞得更好些。有这样几条应该更加注意:

一是我们在设计防灾教育基地的时候,适度留存和展示废墟、残垣等纪念内容,注意更多地考虑知识教育的内容,纪念和教育的功能方面,更侧重教育。

二是在地震教育展示中,除了图片外,应更重视设计和制作大量直观、简易、便于操作和理解的演示模型。要吸收国内外的好经验和做法,像日本、新西兰,我国台湾等,都有很好的设计思路。国内现在已经有唐山、北川等规模比较大的教育园区,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不同规模的教育馆和基地,应该注意创作和发掘更多的模型,使地震防灾和地球科学普及教育提升质量和水平。

三是在内容安排上,注意抗震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这方面的宣传,国内明显地比较弱,我们对地震科学知识的宣传比较看重,如地震波是怎么传播的,震级、烈度是怎么回事,地震的监测、预测、应急避险等等,对抗震部分的宣传明显深度不够。借鉴其他国内外的好经验,应该重视建筑物抗震、地基选择等建筑选址、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宣传。在各地的防震减灾宣传基地,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和丰富建筑抗震方面的内容。

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专业部门,每个单位都应该做一些面向社会的宣传用的展板和模型,以说明所做的工作任务,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

抗震设防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我国云南昆明的新建机场候机楼,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即在承重的桩基上嵌入隔震垫,以减缓地震波的冲击,这是目前我国国内采用隔震技术最大规模的单体工程。这表明了国内抗震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了。

我在台北,还参观了台北101大楼的减震装置。

101大楼很有名气,高达50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楼,仅次于迪拜的高楼,迪拜那个楼800多米。

89层有一个巨大的减震装置,是一个悬挂在顶上的巨型球体,用来平衡大楼受风影响的微微晃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被动式阻尼器,这个球状的减震装置直径5.5公尺,重达660吨!最大振幅可以达到150公分,8根钢索由2000多根金属缆线组成。看到这个大球,还是很有感慨的,在91层的平台上俯瞰,台北正车水马龙、灯火闪烁,谁知道,在这高层楼顶,有个巨型大球在轻轻摆动!目前大陆还没有这样的抗震新技术投入使用,应该密切关注,加强研发和应用的技术准备。

抗震技术,是减轻地震灾害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它的发展和应用,对科学地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防震抗震,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毋庸多讲,但是需要组织好教育宣传,让群众都了解,使社会共同参与,以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1999921,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7.3级地震,断层出露地表,把学校的跑道掀了起来。这是地震后保护的断层破裂带穿过跑道的现场。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台湾921地震教育园区里的地球板块、地震火山活动的示意模型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地震教育园区归属于自然博物院,这位是地震园区的主任,吴德祺先生。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具有高强度抗震性能的钢筋怎么绑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不同层高、有无减震、同样结构的建筑在震动时的反应演示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沙土液化时对建筑物影响的简单演示,上边那个下沉比较厉害的房屋,没有基桩,下边那个下沉较慢的房屋,下边有深入地下的基桩。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世界第二高楼----台北101大楼第89层安装的减震装置,

               悬球,被动式阻尼器,重达 660吨!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台北101大楼上的球形减震阻尼器,8根钢索,每根粗约9公分

 

[转载]参观921地震教育园区想到的              站在台北101大楼91层上俯瞰台北的夜晚


 

 

                                                            草记于201010

                                                             改写于20115

                                                             (五、二十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