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宾流杯池   石壁上有一首《看破红尘诗》

(2010-05-07 10:01:15)
标签:

宜宾

流杯池

黄庭坚

文物简志

咏流杯池

看破红尘

老丁

    流杯池位于宜宾市北1公里,前临岷江,左依天柱山。一巨石如鬼斧神工从中劈裂,形成一道东西走向的天然峡谷,谷长52米,谷壁最高处约15米,谷底最宽处7米。 
   

http://s7/middle/65680c5bx8778e2444256&690  石壁上有一首《看破红尘诗》" TITLE="宜宾流杯池   石壁上有一首《看破红尘诗》" />


    池依峡谷之势凿于谷底中部,呈九曲形,长5.2米,宽0.55米,四周置石凳凡八,谷底小溪经九曲盘池后没入石逢中。谷顶古树虬根,盘龙错节,遮天蔽日;谷底池水清洌,微波轻漾,景色幽静。据《宜宾县志》记载,池为元符元年(1098年)北宋著名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寓居戎州(今宜宾市)时凿建。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之义而建。池九曲形,周置石凳凡八。谷底小溪,流经九曲后没入石缝。(老丁注:古时候的文人墨客们休息时,几个朋友坐在石凳上,把酒倒进杯里,把杯放进九曲形池里,酒杯流动到谁的面前停止了就该谁喝酒吟诵诗歌。流杯池因此而得名。)

 元末池渐废,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修复。明代邑人李春先《咏流杯池》诗云:“谁将怪石劈为门?引入烟霞势欲吞;水有源头通玉液,人从谷口泛金樽......”。

自宋、元以来,在巨石和峡谷绝壁上,留有名人诗文书法石刻遗迹98幅,现字迹可辨者61幅。巨石东、西两面及绝壁北面,阴刻有黄庭坚手书“南极老人无量寿福” 八个六尺见方大字,笔力苍劲,体态浑厚;杨升庵写的“胜概”二字,每字径70公分,挺拔遒劲,款识可辨。冀宣明的“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着识见。有作为者,定自不凡。”这幅书法气度恢宏。挺拔秀美,从文义看,可算是处事为人的箴言。南面绝壁上,刻有南宋嘉定年间叙州郡守黄申的一幅隶书佳作,摘录黄庭坚赠秦少仪诗的末四句:“搀土不能寸,推去辄数尺。才难不其然,有也未易识”其侧又刻有邵康节语:“面前路径需常令宽,路径窄则无着身处,况使人行也。”。

--以上转载阿黄摘引自《宜宾地区文物简志》1982年12月版

图片为阿黄摄影 

http://s5/middle/56f48720x85ce4c2a2044&690 

上图为游客在流杯池乘凉休息,图中石阶右面石壁上刻有一首无标题的诗,老丁叫它为【看破红尘诗】。《宜宾地区文物简志》都不记载这首诗,可能因为它不入流吧。可是偏偏看它的人很多,只要你到了流杯池,就能看见有人在它的面前念诵,可能是因为它通俗易懂又切合实际。老丁以前看过几次,当时倒背如流,现在不太记得清楚了。为了让人们知道流杯池还有这么一首通俗诗歌,老丁凭回忆记录如下,作为对阿黄文章的补充,如有错误或者掉得有句子,请朋友们更正。

 

人生七十古来少,

前除年少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

更有凄凉与烦恼。

朝里官大做不尽,

世上钱多赚不了。

官大钱多忧转深,

落得自家头白早。

不信但看眼前人,

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新旧坟,

清明大半无人扫。

 

http://s15/middle/6afc1666g98eaa9c5c89e&690  石壁上有一首《看破红尘诗》" TITLE="宜宾流杯池   石壁上有一首《看破红尘诗》" />

图片来自 1794905702 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