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较为古老的寺院之一。明正统年间重修时改名“天宁寺”。老北京人至今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先有天宁寺后有北京城,可见,天宁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寺中有北京第一高的密檐式砖塔,于辽代所建。整座塔建在一个方形大平台上,塔的平面是八角形,立面显著地分为三部分:塔座、塔身和十三层塔檐。塔的总高度为57.8米,是用花岗石建造的,内心设有阶梯通向顶部。塔的最下部是须弥座,在须弥座上有壶门浮雕的一道束腰;莲座之上的十三层密檐轮廓线呈现丰满有力的“券杀”。每层系缀风铃,每逢风起,铃声铿锵。塔座由两层八角形雕狮和坐佛的基座,以及上带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座组成。塔身隐作券门、直棂窗并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十三层密檐,紧密相迭,不设门窗,这是典型的辽、金密檐式塔的形式。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较典型的一座,此塔造型优美,历经九百多年风霜雨雪的考验,这座塔依旧完整美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称赞它富有音乐韵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杰作,实为当今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遗物之一。2002年天宁寺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明先后修复了山门殿、钟楼、鼓楼、接引殿及东西配殿、弥陀殿、药师殿的建筑。天宁寺山门坐北朝南,内供奉木雕弥勒佛,山门殿左右墙壁上绘有四大天王壁画,弥勒佛背面立有木雕持杵韦驮像。一进院落:山门内左右钟鼓楼均为2010年重建。坐北朝南的正殿为接引殿,是该寺所存的原有古建筑之一。接引殿前立有两通石碑,为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是所题。接引殿内9米高的阿弥陀佛像,是2002你重修天宁寺时重塑的,也是当时世界宗教界最大的金丝楠木立佛雕像。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拜佛可增福慧,保平安。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