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友浅酌·《雨过更添阶边草nb

(2012-11-30 21:05:50)
标签:

文化

分类: 晏阳·文

喜欢博友浅酌的文字,朴素,随意,灵动,通透

她读到我的诗,竟专写了篇短文

读过,知主要在谈心境、状态之类

也就释然些。

画画的,发过一点诗,有朋友夸,我说:画,尚可;诗,就一般。这是实情。

好友浅酌·《雨过更添阶边草nb

雨过更添阶边草 白花如豆不知名

浅 酌

刚刚读到“大画家”晏阳07年、09年写的几首格律诗,思绪居然为之飞舞,萦绕不去。

好吧,那就写写博友晏阳吧。

已经记不得在博上认识晏阳有多久了,总之感觉时间很长。印象中晏阳有一个和美的家庭,儿子很帅。初识晏阳,被他自称“大画家”吓了一跳,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直率到毫不掩饰自大的画家呢?仔细一看晏阳的自我介绍,方知原来此“大”非作“自大”解,乃名副其实浩大之属。他的某些画作,尺寸大到惊人。

画家会画画,并不稀罕,甚至,会写一手好字,也在情理之中,书画同源嘛。

只是,画家能将诗书画三大体系真正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却实属不易。晏阳庶几做到了。不仅如此,晏阳这位大画家还精于手工,童心烂漫溢于言表,可敬可近。

晏阳做起诗来,俨然有上古遗风。我不懂古律平仄,却为他最近发在博客的几首格律诗所折服。

07年一段时间,晏阳在古都徐州画全景画《淮海战役》,偶得闲暇,晏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疏林掩映一溪斜,

新叶舒张绿窗纱。

晨起梦边千树鸟,

夜来枕畔一塘蛙。

(《偶拾》)

读这样的诗,不由得让人想象那样的画面:在稀疏浅绿的林木间,忽隐忽现的是由此而远去的一弯溪水;近前的纱窗里,满是浓浓的舒枝展叶的绿色。在这样的夏季,清晨起来梦乍醒便能听见树林间无数清脆的鸟声,而入夜时分陪伴你枕侧的,却是近近远远此起彼伏的蛙鸣……

诗人先铺展远近适宜的画面,继之奏起晨昏的交响,在画面和声音中抒写出自己对于身处之地的迷恋。此刻,思乡暂时隐去,怀亲暂时隐去,白天的劳累等所有的烦忧都暂时隐去,惟有这真真切切的自然画面和美妙声音,在眼前耳畔更迭流转,那是一种怎样迷人的意境呀!

再来读晏阳的这首诗:

把卷世声远,

临池人半痴。

老来残梦浅,

夜起赋闲诗。

(《五十杂咏(其二)》

人到五十的晏阳,更与书亲近了,一册在手,整个精神就投入到书卷里去,世间的纷纷扰扰渐行渐远。在某个晨昏,诗人临水自照,依稀是渐趋苍老的容颜,慨叹光阴飞逝韶华不再,自觉形神俱忘脑子里空蒙一片。入夜而眠,又哪里能够像年轻时睡得那么沉,梦里的情境总疑似现实,半睡半醒最是扰人,不如起来再读读书吧,一时倒有灵感倏忽而来,便欣欣然展开笔墨意欲挥毫疾书,却发现万千语言已经汇聚成寥寥几个字,果真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透出闲情逸致的诗句,在于晏阳,总是信手拈来。在凤凰山东麓浩浩千余亩苍郁的淮塔园林某一处,大画家晏阳几番辛苦劳累之后,总会化作平实又清新的诗句,那些诗句读来总是琅琅上口,似乎诗人无意于写诗,诗意却盎然不止,一如“雨过更添阶边草,白花如豆不知名”(晏阳诗)。不知名的,可能是那些晏阳头脑里此起彼伏的灵感,而一旦将它们寄托于文字的载体,却已是如“大画家”那般让人深刻难忘了。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dabfd0102dz62.html

浅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15810301

附:

晏阳·诗·《淮塔诗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6659cd0102dxoy.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