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说课稿
(2015-12-25 16:33:5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景活动,让学生建立1秒的具体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能力及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悟与体验1秒和1分的长短。”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秒
(二)自主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
1、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倒计时的活动中,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 认识秒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认识时间的计量工具。)
2、认识1秒(图)
3、认识、探究5秒、15秒、30秒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秒针在钟面上从哪儿到哪儿是5秒、15秒、30秒(走5小格是5秒,1大格也就是5秒,由5个小格组成,3大格、6大格分别是15秒、30秒),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数大格加小格的方法,快速计算出秒针走过的区域,算出经过时间。)
4、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秒针、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状况(秒针走1圈,即60个小格,分针只走1小格),了解60秒和1分钟的关系(1分=60秒),感知1分钟的长短,突破重点“分与秒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与秒的进率。)
5:体验时间的长短。 建立“1秒” “1分”的时间观念
1:体验1秒的长短。
让学生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学生会提到拍手、眨眼、数数等方法。)
(设计意图:全班做一做。学生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
播放一些现代化工具在1秒钟里创造的价值的一些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1秒虽短,对社会却创造了很大的财富和价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
2、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估计一下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全班跟随秒针的节奏计数1分。
用口算卡片在1分钟里进行口算练习,体验1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估计一下1分钟你能做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钟的实际长短,为估计提供方法和标准。)
3、欣赏与分和秒有关的事情并讲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分秒秒。)
(三)实践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起床穿衣用了
洗脸、刷牙用了
收拾书包用了
一天在校学习的时间
做数学家庭作业用了
做语文作业用了
晚上时间用了
总结延伸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板书设计:
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
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
秒针走3大格是15秒钟。
秒针走6大格是30秒钟。
秒针走1圈,分针只走1小格(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