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秒的认识》说课稿

(2015-12-25 16:33:5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的内容。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地体验作为本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钟的时间观念。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景活动,让学生建立1秒的具体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60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能力及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60秒,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悟与体验1秒和1分的长短。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导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1、观察的方法  2、实践活动的方法  3、小组交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和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景导入,感知秒

(二)自主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

1、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倒计时的活动中,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 认识秒针

    出示课件(钟表图),在音乐背景中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几根针?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哪些钟表可以用来计秒?你认识这些钟表吗?抽学生作答,再拿出实物钟表,四人小组互指、互说,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介绍。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认识时间的计量工具。)

2、认识1秒(图)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探究在钟面上秒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请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板书并强调:秒针走1小格就是1,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应用,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

3、认识、探究5秒、15秒、30

    先让学生看课件进行探究猜想,并让其上台指一指和说明理由,然后观察课件上秒针的走动情况,同时学生随滴答声一起数数明白道理。学生思考:秒针分别走了几小格?分别走了几大格?(师板书)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秒针在钟面上从哪儿到哪儿是5秒、15秒、30秒(走5小格是5秒,1大格也就是5秒,由5个小格组成,3大格、6大格分别是15秒、30秒),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数大格加小格的方法,快速计算出秒针走过的区域,算出经过时间。)

4、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先让学生看课件进行探究猜想,并让其上台指一指和说明理由,然后观察课件上秒针的走动情况,同时学生随滴答声一起数数明白道理。提醒学生注意分针的走动情况。让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秒针、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状况(秒针走1圈,即60个小格,分针只走1小格),了解60秒和1分钟的关系(1=60秒),感知1分钟的长短,突破重点“分与秒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与秒的进率。)

5:体验时间的长短。 建立“1” “1的时间观念

1:体验1秒的长短。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嘀嗒声感受1秒。

让学生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学生会提到拍手、眨眼、数数等方法。)

(设计意图:全班做一做。学生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

播放一些现代化工具在1秒钟里创造的价值的一些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1秒虽短,对社会却创造了很大的财富和价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

2、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估计一下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全班跟随秒针的节奏计数1分。

用口算卡片在1分钟里进行口算练习,体验1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估计一下1分钟你能做哪些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钟的实际长短,为估计提供方法和标准。)

   课件出示“1分钟能干什么?的信息,拓宽学生视野,体验时间的价值,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欣赏与分和秒有关的事情并讲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分秒秒。)

(三)实践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我把设计的练习融入到一名小学生的一天这个生活情景中设计如下: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起床穿衣用了                           2     

洗脸、刷牙用了                       5     

收拾书包用了                          50     

一天在校学习的时间                     6     

做数学家庭作业用了                    20     

做语文作业用了                       1     

晚上时间用了                           9     

总结延伸

    先让各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接着在出示时间名言欣赏,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起到总结全课的目的,最后把一句名言送给学生,再次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列宁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

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

秒针走3大格是15秒钟。

秒针走6大格是30秒钟。

秒针走1圈,分针只走1小格(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