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采血黑幕拷问公权力之善——邢台艾滋问题评论之三

(2006-01-20 18:28:00)
标签:

杂谈

邢台采血黑幕拷问公权力之善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滋生蔓延,让每个公民都忧心忡忡。在病魔面前,是没有人能置身度外的。然而,读了1130日《中国经济时报》王克勤先生《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的报道后,却让我们感到其实有比艾滋病魔本身更可怕的东西。
   
在邢台市,众多的艾滋病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到医院看病——医院动员输血——被发现感染艾滋病。医院之所以动员输血,是因为每袋血医院会有300元左右的收入,是医院自采血与从血站拿血的一个差价。为了这个差价,出现了医院、防疫、卫生院甚至个人建血站、采浆站的热潮。而这些采血站,大部分都是不合格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利益链之下,导致了邢台市艾滋病的迅速传播。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由天使变成了狰狞的魔鬼。在利益的驱动下,一袋袋未经化验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轻易的流进了一些人的肌体,制造了难以饶恕的罪恶。而被告上法庭的邢台市人民医院、邢台市第二医院等,却是属于政府管理下具有公益属性的人民医院。当公益性的人民医院也为了每袋血300元的收入而成为艾滋传播的帮凶时,我们不禁要拷问公益性何在?良心又何在?
    
对于这种拷问,我们完全可以由公益延伸到对公权力属性的质疑。因为公益和人民医院的沦落过程,也必定是公权力缺位或一起沦落的过程。邢台市的大小医院的这种黑心买卖,已经持续了近十多年的时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邢台市各县大小医院私自采血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1998年,邢台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李黔冀曾经对邢台市大部分县的自采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撰写了《自采血液,伸向生命的魔爪》,发表在当年《河北日报》,后来却被调走去看大门.1999年,《南方周末》就曾经对邢台市医疗机构疯狂自采血的黑幕进行过调查和揭露。然而,对于这样裸裸风行燕赵大地的罪恶行径,却始终没有见到公权力的作用。
   
公权力虽然只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种道德体系和价值判断,但其本身必然蕴含着善,体现善。比如,在医院为了利益而行罪恶之事时,公权力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是无动于衷。如果公权力以及公权力下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医院,一旦失去这种善的属性,那么恶树将也结不出善果。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感染者对所处的这个社会彻底绝望,因公权力及人民医院善的缺失而不是因个人之咎造成的遭遇,也将会被无限的放大和膨胀,并会采取极端方式,报复社会。在1999年就已经确认感染艾滋病,至今已经换了四任妻子的高某就是例证。这不是个体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和耻辱。
   
公权力无动于衷,人民医院也就彻底丧失了公益的属性,而对黑心买卖乐此不疲。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利益链之上,到底有多少黑幕,有多少握着公权的人在坐享其成。对于幕后的这些刽子手,应该把他们揪出来见见天日了,不能让国家的权柄继续在他们手中腐烂变质并制造罪恶。
来源:新华网 作者:石敬涛 200512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