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有6个省发生疫情,累讲造成16535只禽类死亡,扑杀1310多万只家禽,其中辽宁黑山杀鸡1000多万只。至今已经发现四例“不明原因肺炎”,湖南三例患者分别是老师与学生,而辽宁黑山的患者是其中唯一的养鸡户。
从5月21青海省候鸟发生禽流感疫情以来,截止昨天晚上记者发稿为止,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先后已有青海、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湖北6个省发生疫情。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疫情累计造成16535只禽类死亡,人类有组织的扑杀家禽共1310多万只。其中辽宁黑山扑杀家禽最多,截止11月8日,共捕杀家禽1000多万只。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此次禽流感期间,至今已经发现四例“不明原因肺炎”,湖南三例患者分别是教师与学生,而辽宁黑山的患者是其中唯一的养鸡户。
探访黑山重症肺炎患者刘翠娥之家
本报记者
王克勤
黄胜利
30岁的农村妇女刘翠娥(化名)做梦都没想到,在她刚过而立之年的11月,她会变成新闻人物,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家乡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禽流感洗劫。
而她侧成了辽宁省的第一个“重症肺炎”患者,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5例“重症肺炎”患者中唯一的羊鸡大户。
“怎么不上火呢?上火了,就重症肺炎了”
12日下午,记者来到辽宁省黑山县芳山镇庙岗子村。
村子中心的一个小院便是刘翠娥的家。刘翠娥的姐姐、母亲、婆婆还有她丈夫的哥哥都在家里。
“怎么不上火呢?上火了,就重症肺炎了。”
坐在大火炕上的刘的婆婆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刘的家人们告诉记者,刘翠娥家是村里有点规模的养鸡户,家里此前养着3000多只鸡,这些鸡分大小两个鸡舍圈养。大的鸡舍有1800只鸡,小的鸡舍有1200多只鸡,“都是蛋鸡呀”。
记者问:“她是不是帮别人抓鸡时造成的?”
“没有,我们家的鸡就够多的,她连自己家的鸡都顾不过来呢!”
“是我们家的鸡先倒的!”
10月27日,“大屋的先倒了,倒了五、六百只。”
接着,第二天,也就是10月28日,“小屋的又倒了,倒了100多只”
“不知道是怎么了?他们便拿了鸡到卖兽药的那里去问,后来也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之后,“又有几家的鸡也倒了。”
刘的婆婆说:“没两天,鸡全部处理了,处理给了鸡贩子。”“不能眼看着我们家的鸡全倒下吧!”
“全家就指望这些家产呢!”“这一下全没了,一家人怎么活呀?”
鸡虽然处理了,已经很倒霉的刘翠娥却遭遇了更坏的“运气”。
11月5日,是黑山县杀鸡600万只总行动的前一天,刘翠娥却开始发高烧了,且高烧不退,“几天前她就有点发烧,以为是感冒了,没在乎,吃了点安乃近。”
“五号那天严重了,吃药也不见好。”
下午,找到“村里的大夫,看了,量体温是39度”
眼见高烧不退。
11月6日,刘的丈夫用摩托车把刘带到附近的镇子里,搭车去县医院求助。
“再也没有见到”刘的婆婆指着火炕上的两个孩子告诉记者“两个娃娃想娘啊!”
刘翠娥育有两个孩子,大女孩今年3岁,小的儿子,已经一岁了,刘的母亲不断地抱着小男孩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孩子不时的哭着,闹着。
刘的婆婆站在自家的鸡舍前,她的右侧是全家目前赖以生存的玉米。
本报记者王克勤摄影
刘翠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
11月6日上午,刘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黑山县人民医院,“晚上就再没有回来。” 刘翠娥因为高烧不退被留在了医院。
“第二天,我便赶到医院”从黑山医院回来的刘丈夫的哥哥告诉记者。
“到黑山以后严重了,还抢救呢,走的时候,人还好好的,还能坐摩托呢。”刘的婆婆感到黑山的医院没有尽力。
刘的母亲说:“这孩子一直身体很好,从来没有住过医院,也从来没有得过肺炎什么的。”刘翠娥嫁到婆婆家以后“也一直好好的,连感冒都很少得。”
“沈阳真对咱好啊!”
这句话,刘丈夫的哥哥重复了好几遍。
13日晚上,记者再次连线刘的家人,他们告诉记者,刘翠娥目前还在沈阳,其他的情况不清楚。
据13日当天参加辽宁省政府禽流感新闻发布会的沈阳记者介绍“今天辽宁省政府的新闻发布,没有介绍一点刘的任何情况。”
对于刘翠娥目前的状况,只有新华社11月11日的消息,这则消息称,辽宁省黑山县禽流感疫点排查发现的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基本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患者生命指标平稳,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心肌受累情况有所改善。
这侧报道还说,“11月5日晚,医务人员在黑山县发热病人排查中发现患者刘某体温39℃,6日上午转至当地定点医院治疗。入院时,患者体温38.8℃,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胸片提示,右肺单片状阴影,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左心缘可见小片模糊影。
6日下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和锦州医学院附属一院8位临床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会诊。经询问病史发现,这位患者一周前帮助邻居处理死鸡后,次日出现发热、周身不适,自行服用退热药,效果不佳。入院前3天出现咳嗽、少许白痰,偶有血痰,伴有气短及腹泻症状。
辽宁省专家组会诊诊断为重症肺炎(病原学待查),遂对其进行抗炎、对症及支持治疗。由于病情较重,11月7日下午,患者呼吸衰竭,心电图提示心肌受累。由于黑山县当地诊疗条件所限,根据专家意见,辽宁省卫生厅迅速从中国医大一院、四院和锦医一院调配心电监护仪、移动X光机等8种设备和达非、丙种球蛋白等药品。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拜复乐和大环内脂抗菌药物阿奇霉素;为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减轻渗出及全身炎性反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药物;同时给予加强支持治疗,并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测。
7日送检这位患者标本,检查结果为军团菌抗体阴性,支原体抗体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病毒抗体系列阴性,咽拭纸标本禽流感病毒(PCR)检测阴性。8日上午再行送检,再次送咽拭纸及血标本到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相关病原学检测,PCR检测仍为阴性。”
“她家的鸡舍还没有消毒”
刘翠娥目前虽有如此好的“礼遇”,然而她的姐姐却有许多牢骚。
刘的姐姐指着院里大小不同的两个鸡舍告诉记者:“这么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她们家的两个鸡舍到现在还没有消毒呢!”
村里还有没消毒的鸡舍吗?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刘的一个邻居说,有啊,还有好多家呢。
在庙岗子村,前往刘翠娥家的路上,记者发现,许多的鸡毛和着鸡粪一起堆在路边上,并且不只一处,沿路有好多地方都堆着这样的垃圾,鸡毛不时被风吹起,并随风而去。
有关资料上显示:鸡粪是禽流感传染最危险的传播物。
“没鸡,我们一家咋活呀”
刘翠娥与鸡的缘份早了。
几年前还没有嫁到婆婆家时,“家里就养鸡”
刘的婆婆家原来很贫困,“那时候还有点粮食,没有饿着呗。”后来,刘的丈夫开始养鸡,“七八年前吧,刚开始是400多只,后来一点点发展,几年下来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只。”
“就是养了这个鸡,我才有今天住的房子。”
刘的婆婆说,原来母子二人挤在一间房里,后来养鸡有了点钱,便花6000元买了现在的这两间房,“儿子靠养鸡娶了媳妇,还有了这两个孙子”
“说实在的,没有鸡,我的儿子还打光棍呢!”
“鸡给我们家带来了今天的一切,不仅有了房,一家两口变成了一家五口人。”“你看这两个孙子多好,多心疼。”
现在没有了鸡,刘的婆婆非常担心一家人的活路。
“没鸡,我们一家以后咋活呀?”
刘的婆婆说,家里地少,只有她与儿子有地,现在家里多了三口人,他们都没有地,光靠种粮食,“两个人的地肯定养不活5个人呀。”
有村民介绍说,黑山的农民种玉米就是为了养鸡,现在没有鸡了,玉米也卖不上价格,许多农户的确面临着饿肚子的危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