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稽崖”起名的独特意义
(2014-08-22 21:31:34)
标签: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盘山洪昇 |
有关“无稽崖”之原形,土默热教授早有专著考证,本文采用“拿来主义”,再作一番探究。
《红楼梦》开首仿效《水浒传》写法,将主人公的生成、来历也置于玄幻的神话色彩中,以增加故事的传奇性和生动性。讲故事一定要有地点,《水浒传》是实写,指定了一个真实的地名:江西龙虎山;《红楼梦》则虛写,生造三个虚拟的地名: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脂砚分别批示是代指:荒唐、无稽、情根;土默热教授考定为:盘山、砂岭、青沟峰。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三个虚拟的地名是有微妙的区别的。盘古开天、宇宙洪荒,以“大荒山”借代“盘山”,从逻辑和字面上都说得通的,这里用的是借代法;“情根”或者“青沟”,显然用的是谐音法;以上两法比较符合作者起名的习惯。“无稽”既不是借代也不是谐音,是个判定语,犹如说“对”和“错”一样。这在《红楼梦》人名地名的起法中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有点反常。
事实上脂砚所说“荒唐”、“情根”,它没有别的出处,还是来源于《长生殿》:
(唐明皇):【朝天子】......又谁知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空忆前盟不暂忘。(第三十二出戏《哭像》)(参商、前盟,都是《红楼梦》用语。——笔者注)
(杨贵妃):(悲介)才提起,声先咽。单则为一点情根,种出那欢苗爱叶。(第四十七出戏《补恨》)
【黄钟过曲】【永团圆】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第五十出戏《重圆》)(情种、历劫,都是《红楼梦》用语。——笔者注)
可见脂砚对作者是多么的熟悉,用到其他人身上都是天才、神,因为找不到出处嘛。
无稽,就是无可查考、没有根据的意思,成语有“无稽之谈”。将一个山崖起名叫“无稽崖”,总让人百思不解,摸不着头脑。说一个山崖是没有根据的山崖,总要有个原因吧?《红楼梦》起了多少人名、地名,大多都有讲究,唯“无稽崖”让人蒙查查,在土默热红学出现以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洪昇遭遇“演《长生殿》招祸案”后,万念俱灰,一心逃禅,来到京东盘山找他的好友智朴大师,而智朴住持之地正是盘山砂岭的青沟禅院。康熙曾经游幸盘山,就在青沟寺讲禅吟诗,兴之所致,亲书“户外一峰”赐之,故青沟寺又有青沟峰之名。这些,清初王士祯所撰《居易录》和智朴编纂的《盘山志》都有记载。当年,中国历史上两位命运坎坷、身怀绝艺、有心避世的大师级人物正是在这里促膝长谈、讲经悟道、互慰心灵的。
《盘山志》卷一还辑录了洪昇的一篇短文,读此文始知盘山砂岭变为“无稽崖”的来历:
庚午春(即1690年,洪第一次游盘山;洪曾三上盘山。——笔者注),余游盘山,归,取曹能始《名胜志》读之。云:“上盘顶有巨石,以指摇之辄动。”今摇动石在千像寺后,与上盘无涉。......又云:“山南有砂岭,高二百馀仞,陡绝难行。”今砂岭为入山孔道,亦不甚高。按,能始有《盘山》诗,似曾亲游历者,何以多谬若此?
文中的“无涉”、“多谬”即“无稽”的另一种说法。颇有趣味的是,智朴在《盘山志补遗》卷四的《杂缀》中解释道:
砂岭,曹能始(名学佺,明朝人,撰《舆地名胜志》。——笔者注)《名胜志》谓高二百馀仞,洪昇昉思非之。按,砂岭自昔称险峭,万历中僧明澄募资鸠工,去其硗确,凿为坦途。昉思未见昔日之险峭,能始抑焉知今日之坦途耶?
这是中国地理史上一件趣闻逸事,发生在三位明清时期文人雅士之间阴差阳错的小掌故:洪昇初游盘山后乘兴找出《名胜志》对照阅读,发现多处对不上号,发文质疑;作为盘山主人(对客人洪昇来讲)智朴理所当然更多了解一些盘山形态历史,原来曹能始游历盘山时砂岭还是陡壁峭崖,在他后面的万历年间僧人明澄募资派工,将峭壁凿为坦途。所以智朴带有一点幽默地笑侃道:洪昉思没见过当年的峻峭(因而发出这样的质疑),曹能始又怎知道后人将其凿平,变为今天的坦途呢?
洪昇写《红楼梦》的触发点就是“演《长生殿》招祸案”发,所有的梦都在这一刻打碎,他第一时间跑到盘山逃禅,欲遁入空门,《盘山志》辑录的多首诗都证明了这一点,下面引录一组诗:
踏遍红尘十载,赢来白发千茎。决计深山独往,喧嚣怕杀浮名。
八石馀多怪石,五峰外有奇峰。始信古今高士,超然不列儒宗。
泉声三里五里,松影千层万层。红杏山山迎客,白云寺寺寻僧。
第一首诗说明他一直就有避世的思想;第二首诗证明盘山多奇石,这为他将主人公比为石头(后化为玉石)带来俱象和灵感;第三首诗可作辅证,《红楼梦》有“立松轩”和“杏斋”的批语,土默热教授考证为智朴,诗里的“松”和“杏”都出现了。
笔者引证以上文字想说明一点:洪昇在《红楼梦》开篇自创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石头记》神话,其源头完全来之于盘山,它不但有“大荒————盘古开天,宇宙洪荒”、“青埂——情根、青沟”这样惯常起名对比为证,还有“无稽——无涉、多谬”山崖形态改变造成错识的轶事记载留存,而“无稽崖”的起名是全书中特独的起名,是将故事隐于其中的起名法,有着特殊的解法、特殊的意义。这不是“猜笨谜”,是有严丝合缝的史料记载为依据的。如果朋友们还是将信将疑,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的缘起书、解谜书《长生殿》有没有用过这个词,我们来读一下:
(杨通幽):【混江龙】......听号令,则那些无稽滞,司风司火,司雷司电。(第四十七出戏《觅魂》)(警幻仙姑所说“司人间风情月债”,“司”之出处矣)
脂砚提示的三组词:荒唐,无稽,情根,除了“荒唐”有常用词之嫌,“无稽”、“情根”不能说是常用词吧?但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长生殿》中,这是《红楼梦》上百次使用《长生殿》字眼、语言的一次集中体现。有人会说是巧合,也有人会轻巧地说不能用两者之间使用相同的文字来证明什么,即使达到惊人程度也可无动于衷。笔者对这样的认识只能表示悲哀。那么也请你们将“曹雪芹”、吴梅村、某某某的文字来作一次比对吧,笔者保证哑口无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