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繎子原创浪漫古城泸沽湖猪膘肉特色 |
分类: 游与食 |
清明时节 和朋友们去了趟云南的古城丽江
这几天的柔软时光 的确让我浑身柔软、脑袋发晕、脚步蹒跚
这小小的高原反应 连提前吃红景天都木有用
到达丽江后 我们直奔泸沽湖 路上单程行驶时间近五个小时
小车围着崎岖山路绕啊绕、颠呀颠 让我心惊肉又跳 最后直接把我颠晕车老!
盘山路边休息中
可爱的小朋友一点不惧我的镜头
哭完之后立马就笑老
这里的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与我们有差异
这边早晨的太阳会晚升一会 下山也会晚 大概早两个小时左右
大家入住酒店后迅速放下行李就出门老
第二天一早在酒店用早餐
司机师傅兼导游 开车带着我们围着湖边转悠 讲诉摩梭族人的走婚故事
其实 传统摩梭人的走婚 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浪漫和随便
当地是以舅权为大 生了孩子都是女方抚养 他们对于走婚的对象还是很专一的
完全不是人们随意想象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且被商业化玷污了的所谓走婚!
在这里注意了:
摩梭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

围湖而居的摩梭人家

我们本来准备在泸沽湖上划着小船荡漾一番 结果天冷风大 悻悻然作罢!
菜肴很丰富 对于我们六人+司机师傅 很是足够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宰杀、剔骨切肉、抹调料、缝制、压扁、凉晒、放置等 制作过程的奇特就是猪膘肉的神秘之处:
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 取出内脏
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 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
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 猪头几乎完整
抹盐和加调味品是一道重要环节盐要抹得均匀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要用酥油、蜂蜜 抹好调料后 就要用大铁针和麻绳将猪又缝好后凉晒
因为刚杀的猪水分比较重 一般要放在太阳光里晒几天或阴干
然后才放回屋里猪膘肉一般放在家里的神柜上或灶台后一个挨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 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 有的甚至放置八九年
不少猪膘肉经历了无数个春秋可是猪膘肉却不坏
在这高原湖泊周围 由于气候寒冷、空气干燥 加上制作讲究 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猪膘肉平时就是摩梭人贮藏的肉食品 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 如果家里有客人 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
猪膘肉经常用于祭祀 特别是丧礼上猪膘肉既用于祭祀 又用于办宴席
也是摩梭人家庭富有的象征
猪膘肉可煮可炒 看似肥腻 吃着却是醇香 口感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