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对巴塞尔协会操作风险的理解

(2010-07-01 16:44:0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浅谈对巴塞尔协会操作风险的理解

 

    操作风险是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原称银行法规与监管事务委员会,它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10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的,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以各国中央银行官员和银行监管当局为代表,总部在瑞士的巴塞尔。巴塞尔委员会本身不具有法定跨国监管的权力,所作结论或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在法律上也没有强制效力,仅供参考。但因该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影响大,一般仍预期各国将会采取立法规定或其它措施,并结合各国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其所订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或实务处理相关建议事项。巴塞尔委员会制订了一些协议、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这些协议、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统称为巴塞尔协议

 

    一、操作风险起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因为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金融案件震惊了国际银行界,使银行经营者和监管者普遍认识到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不少国际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2002年美林公司因偏激建议误导投资者支付1亿美元赔款;著名的巴林银行因欺诈交易、管理不当损失13亿美元而破产,造成这些巨大损失的正式操作风险. 2004年6月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反映了这一风险管理趋势,正式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综合起来考虑,并首次明确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配置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相应的制度环境尚待完善,人们求富的急切心态导致各种违规事件的层出不穷。证券行业也高速的运转,新业务不断涌现,技术与知识的不断要求快速进步,是引发证券行业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什么是操作风险

    新巴塞尔协议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该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目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关注的还是狭义的操作风险。即关注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有:柜台业务中的操作流程风险(人员有意或无意导致的)、电脑网络系统风险(电脑、网络出现各种故障,尤其是导致交易瘫痪的严重故障)、合规风险。

    在这里将操作风险按照成因主要划分为:

    1、由于业务流程、制度管理存在不当或偏差而没有及时完善,导致操作或执行困难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比如,业务流程不适当;责任分工不明确;客户档案残缺;业务档案文件记录内容不全面;新业务或新产品已经在前台办理,相关的文件没有及时传达到前台;对前台相关业务的新规定没有及时传达到员工;对业务流程要求执行不力等。

    2、由于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人员风险源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前者为员工不遵守职业道德,违章、违规或违法操作,单独或参与骗取、盗用公司资产和客户资产,或工作疏忽,其行为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后者为员工的自身能力与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不符给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由于IT技术或技术应用环境失灵造成系统服务中断或造成错误的服务,或由于系统数据风险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操作风险。

    4、来自外部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外部法律、法规或监管要求发生冲突;反洗钱活动不力;业务操作违规;对客户的隐私和数据保护不力;外部采购或供应商风险;外部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三方中断必要资源的风险;火灾、洪水、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操作风险的管理

    日益复杂的经纪业务对券商操作风险管理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巴塞尔新协议框架的描述,操作风险的管理过程主要为:风险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建立操作风险的数据库是开展风险识别的基础,但目前,由于证券公司这方面的数据累计年限比较短,行业整体数据库未建立,因此,证券风险管理部门难以确定哪些因素是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最为重要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收集操作风险数据,建立基本数据库,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为后续操作风险管理的开展打好基础工作。

操作风险的衡量主要有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分为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计分卡法。操作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计量也不同于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可以据以预测其发生的客观指标对其发生进行判断。针对操作风险的特行,对它直接进行计量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对操作风险计量的时候首选根据操作风险的内容将操作风险划分为经常发生但影响较低的事件(低频高冲击事件风险A)、不常发生但影响重大的事件(高频低冲击事件B)两类。

    A风险很难对它准确预测,一旦发生就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属于一种极端情况,通常并不会发生,因此对它的测度要使用情景分析法。这里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大规模舞弊、集中交易系统瘫痪等。B风险指发生概率比较高,发生损失比较小,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事件带来的风险。对这一类风险可以建立比较准确的计量模型,并且对为了预期损失作出较为准确的估算。主要风险类型是存管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比如清算损失、交易记录错误等。对待不同特性的风险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其计量,最后将风险资产的数额加总获得全部操作风险的度量。

    对于操作风险的监督和控制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范畴,并提出“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操作风险具体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四种方法。
    1、风险规避(Risk Avoidance)
    风险规避是指回避某些具有风险的经营活动甚至完全退出行业。风险规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终止或暂停某项或某类业务经营活动与计划,挑选更合适的、更有利可图的其他类别业务与经营计划。另一种是改变业务经营活动性质、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
    2、损失预防和控制(Loss Prevention and Loss Control)
    损失预防主要是减少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损失控制的作用是降低一些主要损失事件带来的冲击,主要针对发生频率低,但严重性高的损失事件。损失控制具体措施有诊断控制、系统内部限制、财产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内部外部审计等。

    3、损失降低(Risk Reduction)
    损失降低只是减少损失的严重程度,但并不影响损失发生频率。一般适用于一些难以预测的外部事件,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损失事件发生前制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Contingency Management),另一类是在损失事件发生后通过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减少损失。
    4、风险融资(Risk Financing)
    风险融资是指将损失事件以一定的费用转移给外部团体或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抵御风险。风险融资可以是存在风险损失的财产转移,也可以是存在风险及损失的财务后果转嫁,具体形式包括保险、对冲、担保、合约、证券化和项目融资。

   
四、如何借鉴新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信用环境较差,长期以来,我国证券行业的操作风险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尽快建立稳健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充分识别和评估所有重要产品、活动和系统中的操作风险,定期监测操作风险的状况和重大损失,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程序来控制或降低风险,并根据整个风险状况和风险承担能力及时调整操作风险的管理策略。
    1、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对其全面、正确的认识上。证券行业应该参照新巴塞尔协议,识别和评估其所有业务流程、工作程序以及信息系统中蕴含的操作风险,并根据对风险的偏好和容忍程度,制定风险管理的先后顺序。
    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
    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控制度的失效,而这又是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所以操作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健全银行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科学,易于操作执行。
    3、提高操作风险的评估能力
    证券行业应该选取适合自身的操作风险评估方法。在三种定量方法中,基本指标法过于简单,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只会加大资本要求,并不利于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高级计量法对损失数据的要求很高,而且还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应用难度很大。标准法的要求介于两者之间,既克服了基本指标法的缺陷,又不像高级计量法那么苛刻。从长远看,我国证券行业应着手建立损失数据库,积累损失数据,争取早日过渡到先进的计量方法。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操作风险的复杂性,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质量的高低。从我国证券行业人才结构来看,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非常缺乏,必须加强
培训和引进工作。
   从根本上讲,提高我国证券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从外部看,监管部门要起到指导作用,统一风险管理标准,完善行业法规,健全行业体系;强化公众风险意识。从内部看,要树立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要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前移操作风险管理关口。

  

 参考书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                    铃儿响叮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