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游,小粉红和沧州女人

(2017-11-30 10:24:02)
标签:

仇日情绪

民主进步

小粉红

民族主义

分类: 散文随笔

日本游,小粉红和沧州女人

 

到日本旅游几天,时间短,也就是看个新鲜。

第一次看日本的游客,一般都是在东京京都大阪转这一圈。去过的一系列景点,印象还不错。像所有发达国家那样,日本的强势发展印象强烈。密集的高楼,大跨度的厂房,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的运输,眼花缭乱的立交,让你感觉到,日本确实比咱们发达。丽日蓝天,温暖湿润,又让你感受到了发达国家的纯净的阳光空气,他们是明确无误的走出了破坏环境求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和健康,发展和美丽,不再相悖。

我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穿梭。进山,出山,忽城忽乡,忽村忽厂,也看到了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尤其去看了远在山沟里的妻笼,还有忍野。

妻笼是一个古老的驿站,数百年以前通邮,靠的是骑马接送。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山沟里,驿站像是撒进山林里的一个闪闪发光的点。信件物品在这里聚集,南来北往的旅人们也在这里歇脚。农耕文明时代,驿站如星火传递,或游走,或羁旅,都成为古典的诗情。日本政府将妻笼旧址保护了起来。一个山庄,水车木屋独木桥,百年以前的邮局邮筒还在,还在捎书送信。古老的客栈还在,如有客人留下来,还可以住宿。村庄整体上成了一个旅游点,我看类似国内的农家乐。流连山水,品尝小吃,到深山里来,感受一下山乡的幽静和闲散,温习一下数百年以前的过去,一副历史图景,值得珍惜。

忍野也是这样。忍野也是一个村子,日本火山多,地下温泉不择地而出。忍野就是这个特色,满村子到处是涌泉。村庄的中心一口池塘,泉水四面涌突,蓄成一洼活水。泉水清澈见底,水草逐波飘拂,游客都在抢着品尝当地传说的圣水。忍野和妻笼一样,也是日本政府出面,作为一个自然村落整体保护起来。来看忍野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由此开设了许多小铺子,小吃食,工艺品,还有展示古老技艺的手工艺人。如果说,在妻笼我们看到的是人文历史,在忍野主要看到的是自然风光。这些残留的古典美,和日本的厂房技术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日本。在高度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旧时的影像也完好的存留下来。走马观花看一圈,说印象就不至于以偏概全。

在妻笼,在忍野,这种古老的小店,有的就是那种上门板的小铺子,许多也就是家庭小作坊,前店后住宿。导游小周说,这许多家庭小店,主人原本也不图发财,他们关门营业,只卖给本村人。也不想什么做大做强,不求营业额多多少少,这些小店,就像是村庄生活的小点缀,小花絮。它表现出日本乡村生活闲适懒散的一面,有一种古典情趣。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几家卖小吃的。一家打火烧,就在村头。一家油焙凉粉,挑着个担子,也就在巷子里转一转。冬天早上,蒸一锅红薯拿棉被子捂了,娃娃捧着,边吃边暖手。古典的慢生活,还是有必要存留下来。人人都去争抢进入百强,那不是要把人逼疯。

出国跟团旅游,行程安排都很紧。最闲散的一天,就是在千叶的自由行。头一天住在千叶,第二天决定约几个同伴,自己随便走一走。没有人懂日语,想来想去,就沿着一条街走到头再折回。千叶是个小城,出了闹市区,房屋渐渐低矮下来,和东京大阪的摩天大楼形成鲜明对比。街道两旁一栋一栋独立的小楼,独门独院,看得出是一家一户的房子。小楼一般都在二三层,每一层的跨度也不大。小门小窗,进进出出的楼道也不宽。门窗却是画格子雕饰,窗扇吊挂着,窗棂装饰得精美细致。有的小园子筑了低矮的围墙,门口挂着小牌子,上写“松下宅”“高桥宅”等等,标明是主人家的私宅。日本是一个私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房地当然属于私产。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永久不动产,哪怕不大,心里那种踏实,那种温馨,会弥漫到生活的每时每刻,羡慕死了。可惜在国内大陆,住宅的民有民享已经不可能。我在农村曾经想为自己留一个小窝,祖上留下的一个院子,整修了一下,栽上了树,满以为祖业可以永享,最近听说,主人户口不在当地,若干年后也要收回。一想起祖业在自己手里没了,不由得暗自伤情。

在日本最强烈的印象是中国人疯狂购物。每到一个购物点,我们会给留下40分钟到一个小时购物时间。一进店,我看到的都是疯狂扫货。如果有一沓沓包装好的盒子,经常看到中国游客拿开顶层,剩下的一把掐走。购物中心挤满了中国人,为了服务方便,店主索性就雇用一个中国服务员,免得交流困难。免税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进进出出,时间根本不够用,每次都紧张得如同打仗,掐着表行动,选好了赶紧去排队交款。我们最后到了一家购物广场,那好像是专为中国人开设的,广场之大,转几个圈子会找不到停车场。我在出去之前,曾经请教过熟客。他们推荐了药品,鞋子,眼镜等几种。决心买几双日本的名牌。找来导购,语言不通,几次挑选,试穿,拿好了鞋,排队去交款,时间就快到了。多亏遇上了导游,要不我们难说能否找到返回的路。广袤的购物广场里,一批一批游客还在进入,交款处一天到晚排队。据统计,这两年,中国人旅游购物给日本就送了几万亿。在国内,我们整天听到的是日本不行了,日本衰落了,日本停滞了,你看看这里的喧嚣和抢购,哪里像萧条的样子。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持续受到外国消费者的喜爱哄抢,这个国家的经济火旺无疑。这样强大的需求拉动,我是不相信唱衰日本的。是人都喜欢耐用精美,仅靠号召抵制日货,作用很有限。有能耐把自己的活儿做好,让日本人登陆来抢购,才是正道。

我就买了两双旅游鞋,看商标,是一只高高跃起捕猎的豹子。药品,眼镜都没有买,挤不上去。算了。

 

车上免不了谈论日本。我们这一车游客大多是年轻人,购物热情高涨,并不怎么关心对日本的评价。倒是我们在日本的落地导游,一个姓周的小伙子,不断地抨击日本,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周,相当于国内的小粉红。

小周是随着上一代移民到日本的。他的父母1980年代出国,后来定居日本,把小周接了过去,那时小周还是个上小学的孩子。小周在日本长大成人,以后工作,结婚生子。小周的父母年老以后,每年回国居住。小周一边工作,也经常带孩子回国去看父母。像这样一个在中日之间来回穿梭,轮换居住的家庭,对日本那么吹胡子瞪眼,只能理解为强烈的民族偏见,和国内近年挑起的仇日教育不无关系。

小周的父母在国内安度晚年。小周说,他不打算让孩子留在日本,等到钱挣够了,他还打算回国去定居,在国内养老。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族认同,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小周有一些表达,却让我感觉到很不对劲。

像小周这样的在日本挣钱,回国消费,在一部分国人中间有代表性。他们工作期间,享受了日本的高工资高福利,还有自己和子女的医疗保险。等到有了积蓄,又回到国内享受低成本的闲适。一边是青年时代的高收入,一边是老来的低消费。这种生活方式,是人家的选择,我当然不能说什么。我只是感到,套用国内的话来说,这个有点端起日本的饭碗吃饭,放下日本的筷子骂娘。吃了日本的饭,再砸日本的锅。吃谁的饭,砸谁的锅,这个在国内曾经作为一种最最忘恩负义的典型话语教育全民。我理解他们的民族感情,但是大半辈子收入来自日本,拿着日本的收入去养老,一个人总还要有点感恩之心吧。

一旦陷入这种思路,往往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小周在车上,就有一些非常不可思议的言论。

他鼓励游客每日省察自己,到日本,我如何为国争光?如何报仇?

如果游客犯错出了洋相怎么办?,小周狡黠地眨巴眼睛,出了个损招,有人抓住,你就说我是韩国人。

日本国土上不开采煤矿,用煤大多从中国进口。没有采煤污染环境问题。小周狠狠地骂,你看日本人多坏。自家煤矿不开采,用咱们的煤!

本来,采矿不采矿,是你的自由。买与卖,是双方自愿。咱们也完全可以关了煤矿到别国去买煤。这个小周,爱国有点急眼了。

小周这样的小粉红,国内有。国内有好几次反日游行,那种狂热,砸车伤人,讲什么道理呢?我没有想到日本也有。看来,反日仇日不择手段不讲道理,在一般民众,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

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客观公正的评价,看来并不完全取决于在哪里住过没有,住过多久。我们同行的朋友,大多对于日本的经济发达,阳光空气宜人,环境清洁整齐,待人友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像小周这样,倒是在日本住了多年,那种顽固的心理障碍,倒是一点没有消除融化。

也许,每个中国人来日本之前,心里早都安放了一个不同的日本。那是一个经过大陆塑形,然后像芯片一样植入大脑的日本。

 

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座位一旁,有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女孩,女人30多岁吧,两个女孩一个看来四五岁,一个看来两三岁。两个樱桃小丸子一会儿睡了,就安然歪倒,一会儿醒了,就玩闹。母亲不时地制止她们一下。其实小孩子不疯,更多地表现出可爱,周围的旅客不时地刷个鬼脸逗一逗她们。

这显然这是一家人。按照航空公司的要求,两岁以上儿童全票。她们母女三人买了三张机票,小人儿也有一个座位,他们一家占了一排。显然,这一家收入不低。

和年青的妈妈攀谈起来,知道她们是河北沧州人,老公在日本一家大公司工作,到日本十多年了,已经有了准绿卡。我说的准绿卡,意思是说,当地已经允许他们永久居住,随时可以办居住证,他们还在等着没有办。做一个日本人还是做一个中国人?他们还在思量。

问起他们一家的打算,她说,我可不回去。

在日本十多年,他和老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老公在一个公司当高管,收入很高。她也有一份工作,自从生了孩子以后,不再上全勤,每天大体上上班五个小时。日本对于产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有很多优待。生一个孩子,政府补助40万日元,有的产妇生完孩子,还能赚回20万日元。3岁以前,幼儿每月补助15万日元,大体上相当于940元人民币,15岁以前的青少年都有成长补贴。如果生育二胎三胎,补助更高。

日本已经健全了国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日本的医疗保险,首相和普通国民待遇是一样的。公务员和工人待遇相同,没有什么双轨制。国民养老保险全国统一,高管和工薪阶层没有什么区别,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公平公正平等一致的原则。日本的医疗养老标准也较高。6070岁以上看病,国家负担70%80%。生活困难可以申请低保,每月14万日元。2016年日本的国家预算92万亿,三分之一用于国民医疗养老社保支出。

日本是全球著名的长寿国家,女性平均寿命86岁,男性平均寿命80岁。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的获得感很强。现今的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完整的医保社保制度,保证国民享受发展成果,保证国民收入分配公平。这一点,咱们比起来差距就很大。

年青的妈妈讲述这些,很开心的样子。她说,我们为什么不回去呢,单是这两个孩子的负担,在国内就承受不起。生育,产期,幼儿园,这些在日本是享受优待,费用全免。甭说这些,每年带两个小女儿回河北住一段,雾霾啊,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患病。在日本幼儿看病全免,在国内,幼儿看病就很麻烦,医院医生还是习惯把孩子当做提款机,无端的费用一大堆,你找谁理论去?

她的丈夫,在公司做高管,回到国内,待遇也不是挺好么?

年青的妈妈显然对这个早已考虑过。她说,日本人一根筋,死板得很,做事就是做事。不像中国人,整天在哪里思谋人。她丈夫是一个工匠式的人才,在中国,她说,日本理工男到中国,会被中国人玩儿死。

国民待遇因素,还有对国民的心里认知,促使他们一家留在了日本。

我们聊得很愉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北京上空,收拾行李,这一大两小下了飞机。

离开了日本的丽日蓝天,一出机舱,就看到北京的太阳隐没在雾霭里。还好,今天的雾霾并不浓重。太阳透过云层,依然撒下了惨白的光束。我们回来了。

 

我不能想象小周今天在做什么。正常情况,他应该还在接团,诲人不倦地向游客灌输日本的可恶和可恨吧。但愿他能公正的全面的认识日本,理性的向国人介绍日本。二战时期,日本确实欠下了中国一笔历史国债,国人的民族情感可以理解。但是几十年来,日本已经完全不再是二战的那个日本。日本已经成为一个科技进步,民主制度健全,国民自由幸福的发达国家。如果还深陷在二战时期的认知里,动辄煽动仇恨对立,那是很不明智的。我知道这样做起来其实不容易。因为目前仇日抗日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成为一种需要。我们既错过了向日本讨还战争旧账的大好机会,又盲目地将日本的文明进步视为威胁。现在明里暗里放任的反日仇日,更大程度上针对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和进步。国内一浪一浪的反日仇日情绪,其实感觉到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到那些砸车的黑手,纵火的恶行,总感觉天幕上有一个影像微笑着,俯视和纵容着这一切。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滋生一些民族主义狂人,民众中间以仇日为时髦,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到站了。小粉红小周还在日本。

沧州那一家人回国了,不久还会返回日本。

在日本,他们会相遇吗?如果相遇,他们如何评价对方描述的日本?两种对日本的认知,会交锋吗?

每一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自定义的日本。即使到了日本,感受和体会也不尽相同。相信如果不是十分固执,真相总会修正一些先入之见。感谢沧州母女一家,不然小周真真把人忽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