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书出版

标签:
散文随笔海天出版社我的新书 |
分类: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集《走出岁月的阴影》出版
我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走出岁月的阴影》,2016年5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
2014年和海天订的合同,拖了两年终于出版,好事多磨。
见到样书,不禁有些话要说。
这本书,安排在海天那一套系列从书《在人间》,看目录,这几年来,也就出了李辉的《自由呼吸》,陈为人的《弦断有谁听》和我这一本,可见出版社的竞选严选,也说明海天的看重。
这本书是精装本,我所出的几本书,这是唯一的硬皮精装本,说明出版社喜欢它,不惜投入装扮他。腰封也很漂亮。腰封上的头像,是照着照片扫描的头像。总之,很讲究,很精致。只是定价偏高,怕影响销量。你如果喜欢我的书,这本书贵了,很抱歉。
原来交给出版社30多万字,选了15万。几乎拿下一半。开始觉得他们下手太狠了,看看丛书,都是250多页,39元,于是明白,这是一个设定的规格,容量就这么大。字数少一些就少吧,其余的放到另一本书。
出版社的选择,和作者的想法不那么一致,很正常。谈戏那些,我本来不想选进来,有些已经收过,而且说戏,读者大概会觉得距离较远,不在关注之内。也许我的顾虑多余,因为这些戏剧人物,戏剧事件,多半还是政治因素占据叙事中心。
最后一个小辑出版社没有选上,这是关于我们村里那些人,那些事。即那个《乡村档案》系列。这也好,《乡村档案》正在筹划出版,我不再担心篇目有重复。
目下形格势禁,出版社也是格外小心。本来,2014年定稿,以后的文稿,我不打算选入。谁知道,期间撤稿换稿,费尽周折。个别的稿子,一直到进厂前夕,还在商谈,还在上下。终于,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大概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实在要感谢责编张小娟。上上下下的,她费了多少心思,那是绞尽脑汁应对。也有手忙脚乱,也有左右纠结。终于,这些都过去了,新书,怯生生地面世来了。能出版就是胜利,不再计较那些妥协和掂量。目下的出书,一本书成书的背后,几乎都有曲折丰富的另一本故事。何时自由出版了,这些都会成为有趣的回忆。
这本书书名叫做《走出岁月的阴影》,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和我前一本书《走过带伤的岁月》相对应。是的,两本书可以看作姊妹篇,都是对于以往岁月的回忆。作者的意思,是想留下一些真实的岁月影像。大历史的记载,我已经不堪面对。那么能否在自己熟悉的小历史范围内,留下一些事关真相的描述呢?这些记载,能否颠覆那些官史的胡说呢?试试看。其实再往前追溯,前年那一本《坚锐的往事》也是这个用心。这三本书可以算作一个系列,是我企图强化国人集体记忆的努力。我喜欢把它们叫做《记忆三部曲》,今天,这三部曲终于齐全了。哥儿三个都来了,也算了结了我这几年来的一个小小的谋划。
腰封有两段文字,写得早。原来书稿收齐之时,意在对全书内容做介绍。稿子拿下太多,现在再看介绍,有些不太准确了。原来的涵盖,不太严密了。比如方志写生之类,本书这个特色不太鲜明。这个缺陷,我会弥补。读者权且看作我的努力方向,下几本书,将会全力推出。瞄准一个地区的地方史实还原复活,又如何让书写意义超越地区场域,这是我集中精力以求突破的着力点。《随笔》连载的《乡村档案》系列,相信很多读者看到了,以后的延伸阅读,不会让大家失望。
这本书,没有序言,没有后记,光秃秃的,有朋友说不好,我也有点遗憾,不过没有办法补救了。因家事干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写序人,后来,自序也来不及了。小娟说,就这样吧,作者什么话都不要说,让读者自己去看,去判断。那么,就这样不穿靴,不戴帽走出来,你看吧,它就是这个样子。
再出书,我还是喜欢要个序言,要个后记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