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哭闹红屁股纸尿裤共情倾听 |
分类: lulu的絮絮叨叨 |
刚刚带小人儿到公司的韩国友人家里吃饭,小人儿表现的非常好,不吵不闹,自娱自乐,还吃了不少的饭。边聊边吃着就到了小人儿该睡觉的时间,这孩子的生物钟
非常准时,一到点就指着大门要回家。于是Lulu和Rayon拜别友人,带着小人儿下楼,走到楼下,小人儿要求抱抱,于是Lulu抱起他,可是还没3秒
钟,小人儿便尖叫连带哭腔的叫“妈妈,妈妈……”,然后要求下来,但仍然继续烦躁的叫着。Lulu想着肯定是闹觉了,就连哄带拉扯的把他弄上了车。
回到家,打算三两下给小人儿洗个澡就哄睡觉的,谁知道这水刚冲到身上,Lulu就感觉小人儿的小屁股一紧,紧接着又尖叫起来,Lulu抱着他往镜子前一 站,才发现小家伙的小屁股上红红的一片!晕,肯定是这两天西安太热,小家伙出了汗捂在纸尿裤里捂的了!得,这也别洗啦!小人儿窝在Lulu怀里不停的哼唧 着、抽泣着,Lulu抱着他,轻轻的跟他说着话:“宝贝儿,小屁股疼是吧?妈妈抱着睡觉哈,睡着了就不疼了……”,小家伙很快就睡着了。
小人儿是个不太爱哭的孩子,所以Lulu并不用像很多家长那样费很多心来哄孩子。但是,这样不爱哭的孩子,只要一哭起来,那真不是盖的,哭的人耳膜都要炸了不说,听了也心烦啊!可是,哭,是孩子宣泄的一种方式!是孩子健康的一种表现!
请不要对孩子说:“再哭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这是中国家长的口头禅,不知怎么的就说的那么顺口,也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下来了。我想说,这句话可真要命啊!一个孩子,依靠什么活着?靠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和 照顾!对他们来说,爸爸妈妈是多亲近、多重要的人,这样的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这份让自己赖以生存的爱不消失,孩子一定会压抑自己那颗想 哭的心来迎合父母……
请不要对孩子说:“再哭大灰狼/老妖精就来抓你了!……”
这句话大多会出自老人的口,特别是想控制孩子却控制不住的老人。希望以此吓吓孩子,让自己得以消停。这个的后果是什么呢?让孩子凭空的多出莫名的恐惧,对自己本就不熟悉的东西产生畏惧,也许孩子便会从此“消停”,但这样的“消停”背后,是孩子那颗脆弱又胆怯的心……
请不要对孩子说:“不哭不哭了,你看XXX都不哭!……”
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不要拿别人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这样的话语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妈妈拿我跟XXX做比较,是因为他们比较喜欢XXX,那我以后再也不哭了,再哭爸爸妈妈就更不喜欢我了。也许之后,那个爱哭的孩子变得不爱哭了,变得看似“坚强”了,其实呢……
请不要对孩子说:“好了好了,有什么好哭的?/这也值得哭吗?……”
都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么“子非鱼,焉知鱼之伤”呢?这句话的杀伤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茫然……
请不要对孩子说:“别哭了,羞不羞……”
中国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非常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说,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他们认为,哭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应当 制止的。其实,不要对哭抱有偏见,更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哭是不好的事情,是要避免的,这样孩子长大了,也会延续上一辈的生活方式: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其 实,哭一哭,海阔天空!
说实话,在对待孩子哭的问题上,Lulu做的是非常不够的!而且明显随着小人儿的长大,越来越失去原有的耐心。虽然知道很多话是不能说的,是大忌,有时却 仍然忍不住的说出口,虽然当下达到了期望的效果,也许小人儿不哭了,安静了,可是以后呢,这将造成的后果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某天,小人儿在院子里玩,另一个小朋友开了辆遥控车,小人儿一看,立马奔过去,脚一抬就挤上了车,车上的孩子本就有点胆小,让小人儿这 一突然袭击,更是立马哭了出来,看到这个情形,如果对方是个同样认为孩子的事情孩子解决的家长,那么Lulu就会任小人儿“胡作非为”,可是明显,那个孩 子的家长不是很乐意了,于是Lulu马上把小人儿抱开,这可好,那哭的是撕心裂肺啊,估计楼顶都能听见,不知道的肯定会以为我是后妈。
回到家,Lulu那个恼羞成怒外加不理智的对小人儿咆哮了句:“带你出去真是丢死人,再哭看看!”,小人儿虽然不很明白那些话的意思,但他听出了我的不高兴,立马止住哭声,讨好的一声声的叫着:“妈妈,妈妈……”
现在想想,都觉得心很疼,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为了迎合大人,为了让妈妈高兴,忍住自己的伤心来讨好大人,抛开其他的不说,即使是个大人,能做到这一点吗?
从那以后,Lulu开始不断的反省,时时告诉自己,小人儿是个孩子,我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他的一切举动都是符合他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发展的。再小的孩子也有情绪,也有喜怒哀乐,不能要求他们每时每刻都是开心的,他们也会难过,也会哭泣!
特别是在孩子能准确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之前,哭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当他想哭的时候,让他哭个痛快,发泄完了,之后他便会忘记那件让他难过的事情,继续投入以后的成长,反之,如果孩子每每遭到打压和否定,他的心理发展便会停滞不前,也会在心里积压太多的东西。
现在,小人儿仍然会在达不到自己愿望的时候大哭,仍然哭的撕心裂肺,仍然让Lulu的耳膜饱受摧残,可是Lulu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幼稚的处理了,而是轻 声的对小人儿予以共情,且在小人儿哭的时候陪伴左右,更多时候,Lulu都会跟小人儿说:“来,趴到妈妈肩膀上哭一会儿吧,哭完就好了!”,用不了多久, 小人儿就会自己抬起头,对Lulu一笑,然后挣脱Lulu的怀抱,投入到其他事情当中。每当这个时候,Lulu就会告诉自己:这小家伙,又成长了!而 Lulu,也从中成长了!
孩子不是演员,不会欺骗,也许是病了不舒服、也许是玩具被抢走了、也许是秩序被打乱了、也许是想吃冰淇淋却被拒绝了……不论什么,一定有他的原因,这个时候,告诉自己:孩子哭吧哭吧哭吧,不是错!静静的陪着他哭个痛快吧!
回到家,打算三两下给小人儿洗个澡就哄睡觉的,谁知道这水刚冲到身上,Lulu就感觉小人儿的小屁股一紧,紧接着又尖叫起来,Lulu抱着他往镜子前一 站,才发现小家伙的小屁股上红红的一片!晕,肯定是这两天西安太热,小家伙出了汗捂在纸尿裤里捂的了!得,这也别洗啦!小人儿窝在Lulu怀里不停的哼唧 着、抽泣着,Lulu抱着他,轻轻的跟他说着话:“宝贝儿,小屁股疼是吧?妈妈抱着睡觉哈,睡着了就不疼了……”,小家伙很快就睡着了。
小人儿是个不太爱哭的孩子,所以Lulu并不用像很多家长那样费很多心来哄孩子。但是,这样不爱哭的孩子,只要一哭起来,那真不是盖的,哭的人耳膜都要炸了不说,听了也心烦啊!可是,哭,是孩子宣泄的一种方式!是孩子健康的一种表现!
请不要对孩子说:“再哭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这是中国家长的口头禅,不知怎么的就说的那么顺口,也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下来了。我想说,这句话可真要命啊!一个孩子,依靠什么活着?靠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和 照顾!对他们来说,爸爸妈妈是多亲近、多重要的人,这样的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这份让自己赖以生存的爱不消失,孩子一定会压抑自己那颗想 哭的心来迎合父母……
请不要对孩子说:“再哭大灰狼/老妖精就来抓你了!……”
这句话大多会出自老人的口,特别是想控制孩子却控制不住的老人。希望以此吓吓孩子,让自己得以消停。这个的后果是什么呢?让孩子凭空的多出莫名的恐惧,对自己本就不熟悉的东西产生畏惧,也许孩子便会从此“消停”,但这样的“消停”背后,是孩子那颗脆弱又胆怯的心……
请不要对孩子说:“不哭不哭了,你看XXX都不哭!……”
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不要拿别人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这样的话语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妈妈拿我跟XXX做比较,是因为他们比较喜欢XXX,那我以后再也不哭了,再哭爸爸妈妈就更不喜欢我了。也许之后,那个爱哭的孩子变得不爱哭了,变得看似“坚强”了,其实呢……
请不要对孩子说:“好了好了,有什么好哭的?/这也值得哭吗?……”
都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那么“子非鱼,焉知鱼之伤”呢?这句话的杀伤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茫然……
请不要对孩子说:“别哭了,羞不羞……”
中国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非常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说,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他们认为,哭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应当 制止的。其实,不要对哭抱有偏见,更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哭是不好的事情,是要避免的,这样孩子长大了,也会延续上一辈的生活方式: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其 实,哭一哭,海阔天空!
说实话,在对待孩子哭的问题上,Lulu做的是非常不够的!而且明显随着小人儿的长大,越来越失去原有的耐心。虽然知道很多话是不能说的,是大忌,有时却 仍然忍不住的说出口,虽然当下达到了期望的效果,也许小人儿不哭了,安静了,可是以后呢,这将造成的后果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某天,小人儿在院子里玩,另一个小朋友开了辆遥控车,小人儿一看,立马奔过去,脚一抬就挤上了车,车上的孩子本就有点胆小,让小人儿这 一突然袭击,更是立马哭了出来,看到这个情形,如果对方是个同样认为孩子的事情孩子解决的家长,那么Lulu就会任小人儿“胡作非为”,可是明显,那个孩 子的家长不是很乐意了,于是Lulu马上把小人儿抱开,这可好,那哭的是撕心裂肺啊,估计楼顶都能听见,不知道的肯定会以为我是后妈。
回到家,Lulu那个恼羞成怒外加不理智的对小人儿咆哮了句:“带你出去真是丢死人,再哭看看!”,小人儿虽然不很明白那些话的意思,但他听出了我的不高兴,立马止住哭声,讨好的一声声的叫着:“妈妈,妈妈……”
现在想想,都觉得心很疼,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为了迎合大人,为了让妈妈高兴,忍住自己的伤心来讨好大人,抛开其他的不说,即使是个大人,能做到这一点吗?
从那以后,Lulu开始不断的反省,时时告诉自己,小人儿是个孩子,我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他的一切举动都是符合他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发展的。再小的孩子也有情绪,也有喜怒哀乐,不能要求他们每时每刻都是开心的,他们也会难过,也会哭泣!
特别是在孩子能准确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之前,哭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当他想哭的时候,让他哭个痛快,发泄完了,之后他便会忘记那件让他难过的事情,继续投入以后的成长,反之,如果孩子每每遭到打压和否定,他的心理发展便会停滞不前,也会在心里积压太多的东西。
现在,小人儿仍然会在达不到自己愿望的时候大哭,仍然哭的撕心裂肺,仍然让Lulu的耳膜饱受摧残,可是Lulu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幼稚的处理了,而是轻 声的对小人儿予以共情,且在小人儿哭的时候陪伴左右,更多时候,Lulu都会跟小人儿说:“来,趴到妈妈肩膀上哭一会儿吧,哭完就好了!”,用不了多久, 小人儿就会自己抬起头,对Lulu一笑,然后挣脱Lulu的怀抱,投入到其他事情当中。每当这个时候,Lulu就会告诉自己:这小家伙,又成长了!而 Lulu,也从中成长了!
孩子不是演员,不会欺骗,也许是病了不舒服、也许是玩具被抢走了、也许是秩序被打乱了、也许是想吃冰淇淋却被拒绝了……不论什么,一定有他的原因,这个时候,告诉自己:孩子哭吧哭吧哭吧,不是错!静静的陪着他哭个痛快吧!
前一篇:吃不吃药?这是个问题!
后一篇:宝宝也爱的韩式料理